[发明专利]一种wifi密钥烧录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28250.2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14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钱存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美菱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2/041 | 分类号: | H04W12/041;H04L9/08;H04L9/40;H04L6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洪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4 | 代理人: | 徐赣林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wifi 密钥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wifi密钥烧录系统及其方法,涉及密钥烧录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密钥管理服务器、本地计算机、wifi模块和扫码仪;密钥管理服务器,用于创建、存储密钥模板文件,并负责密钥文件的解析;本地计算机内安装有烧录软件,用于从密钥管理服务器定期下载密钥信息存储于本地数据库中,查询本地数据库获取一组密钥信息后传输给wifi模块;wifi模块,用于接收本地计算机发送的密钥信息并写入其flash中;扫码仪,用于扫描产品上的条形码/二维码并将解析结果发送给本地计算机。本发明通过针对不同云平台方案商要求密钥数据格式不同,实现兼容多类型密钥格式的烧录方案,提升了产品在线生产效率,同时减少了软件版本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密钥烧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wifi密钥烧录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在行业内,带wifi智能家电占比逐渐提升,随之而来的网络通信安全也越来越被重视,服务器对接入的智能家电从原始的无身份认证、到对产品型号的密钥认证、再到如今的单一家电设备密钥认证(简称“一机一密”认证),提升了智能家电的通信安全等级,防止服务器和智能家电受到非法攻击。
因此,要求家电在出厂前完成对代表其身份的密钥的烧录。通常的做法,包括:其一,在wifi模块装配到家电整机前,采用串口通信的方式,烧录指定密钥;其二,wifi模块装配到家电整机后,在生产线通过无线烧录方式烧录指定密钥;无论采用上述哪种烧录方式,由于云平台方案商不同,组成密钥的数据格式也各不相同,均无法采用同一密钥烧录软件实现wifi模块的密钥烧录,无法统一版本的烧录软件,给生产操作带来困难,生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wifi密钥烧录系统及其方法,通过针对不同云平台方案商要求密钥数据格式不同,实现兼容多类型密钥格式的烧录方法,解决了现有的家电生产线无法统一版本的烧录软件、导致生产操作困难,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wifi密钥烧录系统,包括密钥管理服务器、本地计算机、wifi模块和扫码仪;
所述密钥管理服务器与本地计算机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连接;所述本地计算机与wifi模块采用无线通信方式连接;所述本地计算机与扫码仪之间通过串口方式连接;
所述密钥管理服务器,用于创建、存储密钥模板文件,并负责密钥文件的解析,将解析后的密钥信息存储于密钥管理服务器所属的数据库中;
所述本地计算机内安装有烧录软件,用于从密钥管理服务器定期下载密钥信息存储于本地数据库中,并接收扫码仪传送的MAC地址、云平台标识、产品型号,查询本地数据库获取一组密钥信息后传输给wifi模块;
所述wifi模块,用于接收本地计算机发送的密钥信息并写入其flash中;
所述扫码仪,用于扫描产品上的条形码/二维码,解析出包含的MAC地址、云平台标识、产品型号,发送给本地计算机。
本发明为一种wifi密钥烧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登录到密钥管理服务器,创建密钥模板文件;
步骤S2:导入存储密钥的文件至密钥管理服务器,并选择对应的密钥模板,密钥管理服务器按照模板格式解析密钥文件,解析出密钥信息,并根据模板文件中的密钥组成数据包示例格式,将密钥组成字段拼接成实际密钥数据包,存储于密钥管理服务器所属的数据库中;
步骤S3:本地计算机安装有烧录软件,避开产品生产时间,从密钥管理服务器下载满足产品生产数量要求的密钥信息,存储于本地数据库;
步骤S4:扫码仪扫描产品上的条形码/二维码并解析,条形码/二维码包含wifi模块对应的MAC地址、产品待连接的云平台标识、产品型号,通过串口通信方式传输至本地计算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美菱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美菱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82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