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零配件加工用打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8773.7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8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覃远福;杨粤;刘惠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瑞尔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7/00 | 分类号: | B24B27/00;B24B41/06;B24B41/00;B24B55/06;B24B5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马小辉 |
地址: | 412007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仙月环***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零配件 工用 打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零配件加工用打磨装置,包括打磨箱、支撑板和打磨轮,所述导向板的前侧活动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导向板之间设置有升降与转动一体传动机构,所述支撑板的上侧设置有汽车配件活动夹持机构,所述第一隔板的上侧设置有打磨轮,所述打磨轮固定安装在第三电机的输出端,所述打磨轮设置在导向板的前侧,所述导向板的后侧设置有打磨吸尘机构。本发明通过升降与转动一体传动机构带动支撑板升降和转动,从而使得汽车配件活动夹持机构中固定夹持的汽车配件下降到打磨箱内,并将待打磨的一边与打磨轮相接触进行打磨作业,操作方便,并设置有打磨吸尘机构,能够将打磨时产生的碎屑吸取并收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零配件加工用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在美国通常将新能源汽车称作“代用燃料汽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消费也越来越多,使得汽车零配件的这个行业也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在汽车零配件中,经过加工成型的零部件外表一般都需要进行打磨作业。
现有的汽车零配件加工用打磨装置通常结构简单,需要操作人员手持汽车零配件,在打磨轮上进行手动打磨,这样一方面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操作人员不小心身体碰到了打磨轮就会受伤,另一方面,打磨轮与操作人员同处在一个工作环境中,汽车零配件打磨时产生的大量碎屑漂浮在空气中,操作人员防护不到位就会吸入身体里,影响人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零配件加工用打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汽车零配件加工用打磨装置,包括打磨箱、支撑板和打磨轮,所述打磨箱内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水平设置的第一隔板,所述打磨箱内的上部固定安装有竖直设置的导向板,所述打磨箱上端的前侧设置有开口,所述打磨箱上端的后侧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开口设置在导向板的前侧,所述导向板的前侧活动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导向板之间设置有升降与转动一体传动机构,所述支撑板的上侧设置有汽车配件活动夹持机构,所述第一隔板的上侧设置有打磨轮,所述打磨轮固定安装在第三电机的输出端,所述打磨轮设置在导向板的前侧,所述导向板的后侧设置有打磨吸尘机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与转动一体传动机构包括导向槽、滑块、第一蜗杆、第二蜗杆、涡轮、转动杆和转动板,所述导向板中贯通开有竖直设置的导向槽,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导向槽中,所述顶板和第一隔板之间转动安装有对称设置的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所述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均设置在导向板的后侧,所述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的底端分别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相连,所述涡轮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啮合传动,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涡轮中,所述转动杆的中部转动安装在滑块中,所述转动杆远离涡轮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转动板中。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汽车配件活动夹持机构包括放置板、侧安装板、夹持板和电动推杆,所述放置板活动安装在支撑板的上侧,所述放置板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一对对称设置的侧安装板,一对所述侧安装板中固定安装有一对输出端相靠近的电动推杆,所述夹持板固定安装在电动推杆的输出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打磨吸尘机构包括吸尘泵、吸尘管和排尘管,所述第一隔板的下侧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均固定安装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所述第一隔板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吸尘泵,所述吸尘泵设置在导向板的后侧,所述吸尘泵的一侧安装有吸尘管,所述吸尘管远离吸尘泵的一端贯通设置在导向板的前侧,所述吸尘泵的一侧安装有排尘管,所述排尘管远离吸尘泵的一端贯通设置在第二隔板的下侧,所述第二隔板的下侧设置有打磨碎屑收集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瑞尔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株洲瑞尔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87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主动视觉采集系统
- 下一篇:一种鱼类养殖用便安装收纳的供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