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装箱式一体化水处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8822.7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5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何学军;许爱华;卜军;李玉贤;李行;朱晴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必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8 | 分类号: | C02F1/48;C02F11/00;C02F11/125;C02F11/147 |
代理公司: | 苏州通途佳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7 | 代理人: | 翁德亿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装 箱式 一体化 水处理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装箱式一体化水处理设备,包括一个集装箱,集装箱的内部设有超磁分离机、恒压泵、磁种回收机、叠式污泥脱水机、阳离子PAM自动制备机、阳离子PAM计量泵和电控箱,集装箱的箱壁上设有污水入口、干污泥出口、磁种回收口、混凝箱补水接口、自来水管接口、污泥转接出口、污泥转接入口和排空接口。本发明通过结构优化,将超磁分离机、恒压泵、磁种回收机、叠式污泥脱水机、阳离子PAM自动制备机、阳离子PAM计量泵和电控箱等设备集成于一个集装箱空间内,具有高度集成化、体积小型化、可移动化、处理能力强等优点,不仅降低了运行成本,同时也避免了环境污染,使用效果极佳,非常适合中小型污水处理厂以及应急处理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装箱式一体化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现如今,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均会产生大量污水,如果不对其进行处理就直接排放,则会对环境造成巨大污染。污水处理的实质是对水中污染物进行分离和转化,而转化的最终产物大多需经分离予以除去,可见分离是污水处理过程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到处理的效果和成本。
目前常见的一种分离技术就是超磁分离技术,该技术是通过向惰性污水中投加可循环利用的磁种,并在混凝剂和絮凝剂共同作用下形成磁絮凝体,然后利用超磁分离机中稀土永磁磁盘产生的强磁场作用(磁力强度是其自身重量的600多倍),在瞬间(约2秒钟内)实现污水固液分离的过程,以此达到消除污水中绝大部分污染物的目的。
由于超磁分离技术中使用的磁种都是可回收的,因此污水处理厂通常都会采用磁种回收装置对超磁分离下来的含有磁种的污泥进行磁泥分离,分离出来的磁种被回收再利用,而分离出来的不含磁种的污泥则在经脱水处理后外运。
但是现有的这样一整套设备,由于要同时具备较强的处理能力,较好的出水效果,较高的污泥浓度,因此整体设备的体积较大,占地面积大,建设周期长,运行费用也较高,不太适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另外,现有的设备都是固定式的,集成化程度低,不仅不便于自动化管理和操作,而且不能够实现可移动式的水体净化应急处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式一体化水处理设备,通过实现高度集成化、体积小型化和可移动化,以满足中小污水处理厂及应急处理时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集装箱式一体化水处理设备,包括一个集装箱,所述集装箱的内部设置有超磁分离机、恒压泵、磁种回收机、叠式污泥脱水机、阳离子PAM自动制备机、阳离子PAM计量泵和电控箱,所述集装箱的箱壁上设置有污水入口、干污泥出口、磁种回收口、混凝箱补水接口、自来水管接口、污泥转接出口、污泥转接入口和排空接口。
所述超磁分离机的进水口与所述污水入口对接,所述超磁分离机的排空口通过一根排泥管与所述污泥转接出口对接,所述超磁分离机的磁泥出口通过磁泥连通管与所述磁种回收机的磁泥入口连接,所述磁种回收机的高速分散箱排空口、磁鼓腔排空口、污泥腔排泥口、磁种混合箱溢流口分别通过对应的管道与所述排泥管连通,所述磁种回收机的磁种混合箱通过一根磁种混合液补充管与所述超磁分离机的磁盘腔连通,所述磁种回收机的磁种混合箱通过一根磁种回收管与所述磁种回收口对接。
所述超磁分离机的出水口连接有一根恒压泵进水主管,所述恒压泵进水主管通过两根恒压泵进水支管分别与两个所述恒压泵的进水口连接,两个所述恒压泵的出水口同时连接有一根恒压泵出水主管,所述恒压泵出水主管与一根和所述自来水管接口对接的自来水总管连通。
所述自来水总管通过龙纹冲洗管与所述超磁分离机连通,所述自来水总管通过磁种回收机补水管分别与所述磁种回收机的磁鼓腔和磁种混合箱的补水口连通,所述自来水总管通过阳离子PAM自动制备机补水管与所述阳离子PAM自动制备机的补水口连通,所述自来水总管通过叠式污泥脱水机补水管与所述叠式污泥脱水机的补水口连通,所述自来水总管通过混凝箱补水管与所述混凝箱补水接口对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必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必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88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五金垫片堆叠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纬编单面结构针孔透气运动面料及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