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图表配置元素数据模型的二次编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9239.8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3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挺;王波;曾鹏;于海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40/18 | 分类号: | G06F40/18;G06F40/174;G06F40/186;G06F8/34;G06F8/38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王倩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图表 配置 元素 数据模型 二次 编辑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表配置元素数据模型的二次编辑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户通过登录平台后,通过填写简单的基本信息进行项目的创建,然后根据个性化的需求配置整体的项目菜单结构,项目菜单完成的同时,我们可以对菜单结构中每一级菜单以拖拽的形式进行按需丰富web页面。平台中提供了丰富的静态配置元素,本发明采用直接对单个元素进行二次编辑,可以实现对静态元素的样式编辑以及数据编辑,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以二次编码的形式更准确的操作元素。本发明允许在配置过程中根据用户需求对元素样式和数据进行及时调整,更高效、更准确、更灵活、易用性也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表配置元素数据模型的二次编辑方法,属于工业制造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网络的大面积普及,企业信息化建设逐步深入,企业内部以及企业内部与外部建立起越来越多的业务应用系统,如何整合企业的现有IT资源,使企业中计算机孤岛式的应用向集体协作的方向发展,发挥资源效益的最大化,降低企业成本,正在逐渐成为企业关注的重要问题。用户希望企业内所有系统集成在一个平台上,操作统一,以节省培训时间。
传统代码的开发和测试周期都很长,往往不能准时提交订单,开发好的系统也需要一段时间来磨合才能稳定。而这从零开始的的开发模式对开发人员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需要精通编程语言、数据库和各种开发技术的人才。由于对开发人员要求高及开发时间长,所以开发成本是比较高的。由于整个系统代码纯手撸,出错率也是非常高的,后期的维护是相当麻烦,成本也高。
业务需求千变万化,企业的不断发展要求软件能轻松更新,以满足企业不断变化的需要。而传统软件往往一经开发完成,不能作太多变动,重新开发或购买软件劳财伤力,而且周期长。因此,用户希望软件系统提供简单可行、快捷的二次开发平台,以便他们自己开发新的应用或修改现有应用,以满足不断发展变化的业务需要。
快速开发平台配置式开发方式,一天可以开发十几套模板,且测试简单,性能稳定不需要磨合。平台内的各个功能都已经开发好了,只要懂一些数据库知识就可以上手,所以对开发人员要求就比较低,非常适合一些小白程序员或没有程序员的企业,而且也有非常高的学习价值。整个平台的代码经过开发人员和用户不断的反馈和调整,安全系数是有保障的,维护起来也是很方便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大多数无代码平台提供的配置元素均为静态元素,修改相关操作比较局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图表配置元素数据模型的二次编辑方法,即在系统配置过程中,根据用户不同场景下需求不同,可以个性化定制配置样式以及元素数据的更改,以最优的方式最方便、准确的操作元素来实现个性的定制化开发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图表配置元素数据模型的二次编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配置页面上插入元素数据模型;
对元素数据模型的样式和数据进行配置,采用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通过获取元素数据模型的属性数据配置;
通过模态框的形式获取元素数据模型的源代码配置。
所述元素数据模型包括:图标类元素、表格类元素、地图类元素、文本类元素、树形菜单元素,图片类元素、iframe元素中的至少一种。
通过获取元素数据模型的属性数据对元素数据模型的样式进行配置,包括以下步骤:
当元素数据模型接受到视图展示命令时,从元素库中获取该元素数据模型ID,通过ID匹配获取该模型的Json数据,通过Json数据进行渲染形成属性窗口,并在配置页面上显示;
获取属性窗口上被选择的属性以其属性值,在配置文件中对该属性进行查询;当查询到的该属性时,对该属性进行赋值操作,将获取的属性值替换原有属性值;
通过onchange方式实时更新元素数据模型的样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92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