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厂化培育黄鳝苗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9433.6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7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太新;王太松;毛建超;杨壮志;田红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简阳市大众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3/00;A01K63/04;A01K63/06;A23K50/80;A23K40/30 |
代理公司: | 成都聚蓉众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1 | 代理人: | 张辉 |
地址: | 6414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厂 培育 黄鳝 方法 | ||
1.一种工厂化培育黄鳝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厂化培育黄鳝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鳝苗培育设施的准备,鳝苗培育采用恒温温室进行培育,温室设置有保温隔热层,配备有空气能热泵,能方便加热或降低水温,以便将用水水温控制在适宜的范围;
S2:配备养殖尾水的物理过滤(微滤机)及生物滤池,循环水环节设置紫外线杀菌处理器和增氧系统,确保鳝苗培育的水质循环使用安全且水质优良;
S3:温室内放置底部直径约115cm的圆形塑料盆作为鳝苗的培育容器,塑料盆的深度约60cm,在盆底中央开直径约3.2cm的孔安装排水管;
S4:在培育开始前,先将生物滤池及塑料盆的水位加到培育需要的水深深度,并在每口塑料盆中投放捆扎成小把的环保纤维丝,以便给鳝苗提供躲避的环境;
S5:环保纤维丝覆盖盆底30%左右的面积为宜,然后开启循环水系统,将水温调整到26℃左右,并适当给生物滤池投放一定数量的碳源、氮源物质和硝化细菌菌种;
S6:启动增氧曝气系统,经30天以上的调试培养,使生物滤池内的微生物达到相应的养殖尾水处理能力;
S7:为了使工厂化培育鳝苗具有较大的批量并保证鳝苗的整齐度,利用本工厂化培育设施培育的鳝苗来源应是采用人工批量催产繁殖生产的鳝苗;
S8:催产的鳝苗在孵化间经4-5天的培养,其卵黄囊基本消失,移入培育盆之后进行鳝苗的培养;
S9:鳝苗入盆后,会很快钻入到纤维丝中躲避,鳝苗投放后的第二天,即可开始正常的投喂管理工作,工厂化培育鳝苗采用专用微囊饲料进行投喂;
S10:直到培育满60天左右,鳝苗的体长达到10cm以上,体重达到1-2g/尾的规格,即可移入到专用养殖池开展正常的育肥养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厂化培育黄鳝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温室窗户采用透光率约50%的窗帘遮光,避免阳光直射室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厂化培育黄鳝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内,盆内排水口插直径3.2cmPVC管作为水位控制水管并设置好防逃网,在盆沿设置直径2.5cm的进水管,并配备好开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厂化培育黄鳝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8中,体长规格在2cm左右的健壮小苗,可移入到塑料盆中进行培养,鳝苗的投放密度为每个盆2500尾(约2500尾/m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厂化培育黄鳝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9中,该饲料根据饵料直径的大小(100um至500um)分为4个型号,初期投喂颗粒较小的1号料,投喂量为鳝苗体重的15%-20%,投喂10天后改为投喂颗粒稍大的2号料,换料的原则为鳝苗能轻松摄入相应的颗粒为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厂化培育黄鳝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中,在将黄鳝苗移入到专用养殖池开展正常的育肥养殖之前,需要先对专用养殖池的内部进行杀菌曝晒处理,防止内部的杂菌或有害物质对黄鳝苗造成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简阳市大众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简阳市大众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943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取缔信号灯立交系统
- 下一篇:一种湿式静电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