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带表面镀锌复铝合金材料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9435.5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2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罗柳根;谢举霞;崔敏强;高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银臻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3/22 | 分类号: | C25D3/22;C25D5/34;C25D7/06;B21B1/38;C21D1/26;C21D9/52;C22F1/04;C22F1/0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8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镀锌 铝合金 材料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铜带表面镀锌复铝合金材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铜带材进行表面处理,冲洗;(2)将铜带材放入酸洗槽酸洗,冲洗;(3)将铜带材通过电镀槽,并将锌条浸入电镀槽进行电镀,得到镀锌铜带材;(4)将铝带材毛化表面;(5)将镀锌铜带材和铝带材轧制,热复合,得到铜铝卷带材;(6)将铜铝卷带材热处理,得到铜带表面镀锌复铝合金材料。本发明铜带表面镀锌复铝合金材料的生产工艺,制造工艺简单,原料材来源广泛,改善铜铝复合界面氧化性,提高铜铝复合强度和铜铝导电率,改善铜铝复合比例局限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带表面镀锌复铝合金材料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市场对材料的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两种/多种材料的优越特性又需要合理的材料成本。
铜铝作为有色金属领域最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材料,其各自的加工制造领域已经非常成熟,铜铝作为导电、导热、防腐性极好的材料,但它们在热处理退火温度差异大,分子间亲和性、形成合金层的难度大,为取用两者材料的优点,开始研发铜铝金属层状复合材料,且部分应用市场。
目前制备铜铝层状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通常采用热复合轧制工艺、铸轧式固液复合方式,以上两种生产工艺有一定局限性,首先热复合轧制工艺在生产过程中铜带材加热后表面容易氧化,而氧化层对铜铝界面影响非常大,其界面合金层容易破碎,结合强度非常低,在后续材料加工中出现分层现象;铸轧固液复合也因铝液固化时表层存在氧化层界面,其次工艺生产能耗较高,且此工艺因铸轧铝工艺、设备因素只适合生产铜铝厚度比偏差较大,即铜层比例在15%以内,无法满足现有市场电子、电气、通讯行业的需求,其次两者工艺生产铜铝在热处理时因铜铝合金相温度偏低,无法恢复得到高力学性能的材料,再次因铜面在高温下氧化导致复合后得到的带材导电率急剧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铜带表面镀锌复铝合金材料的生产工艺,获得高复合牢度、高导电性及铜铝比例可大范围调整,解决层状界面氧化造成的复合强度低、导电率低的问题,适应后序深加工的各种力学性能要求。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铜带表面镀锌复铝合金材料的生产工艺,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1)铜带脱脂表面处理:将铜带材放入脱脂剂溶液中进行表面处理,脱脂处理后用清水冲洗;
(2)铜带材脱脂表面除锈处理:将经过步骤(1)处理后的铜带材放入酸洗槽酸洗,酸洗后的铜带材用清水冲洗;
(3)铜带材表面电镀锌:将经过步骤(2)处理后的铜带材通过电镀槽,并将锌条浸入电镀槽进行电镀,得到镀锌铜带材;
(4)铝带材表面处理:将铝带材在打磨机组上采用钢丝刷毛化表面;
(5)铜铝热复合:将镀锌铜带材和铝带材上至复合轧机中、上层进行轧制,穿带通过加热炉体,送至轧机卷取机进行热复合,控制铝带材加热温度为350-450℃,控制镀锌铜带材加热温度为200-320℃,热复合后得到铜铝卷带材;
(6)热处理:将经过步骤(2)处理后的铜铝卷带材通过退火炉进行热处理,得到铜带表面镀锌复铝合金材料。
优选的是,所述的铜带表面镀锌复铝合金材料的生产工艺,其中,所述步骤(1)的脱脂剂型号为DC-06,脱脂剂温度为60~80°,脱脂剂浓度为10%~15%。
优选的是,所述的铜带表面镀锌复铝合金材料的生产工艺,其中,所述步骤(1)铜带材厚度为0.2~1.5mm,带材宽度为300~800mm。
优选的是,所述的铜带表面镀锌复铝合金材料的生产工艺,其中,所述步骤(2)酸洗时所用的酸洗液为稀硫酸,浓度20~50 g/l,温度为20~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银臻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银臻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94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抢险设备节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柱塞计量泵填料压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