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预浸渍3D打印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9782.8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7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田小永;张亚园;刘腾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64/165 | 分类号: | B29C64/165;B29C64/314;B29B15/12;B29B15/14;B33Y30/00;B33Y40/10;B33Y70/1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纤维 增强 复合材料 浸渍 打印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预浸渍3D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丝模块、螺杆挤出模块、熔融浸渍模块以及打印模块,送丝模块、螺杆挤出模块分别和熔融浸渍模块的输入端配合连接,熔融浸渍模块的输出端和打印模块的输入端配合连接;
所述的送丝模块由纤维线圈支架(23)和导向轮组成,纤维线依次经过导向轮进入熔融浸渍模块;
所述的螺杆挤出模块包括步进电机(4),步进电机(4)与微螺杆(16)轴端连接,微螺杆(16)分为螺杆送料段、螺杆压缩段与螺杆计量段三部分,微螺杆(16)轴端通过角接触球轴承(8)固定在第一螺筒(14)上,第一螺筒(14)位于螺杆送料段外侧,第一螺筒(14)进料口固定有料斗(10);螺杆压缩段、螺杆计量段的外侧设有第二螺筒(18),第二螺筒(18)首端连接在第一螺筒(14)末端,第二螺筒(18)末端和熔融浸渍模块连接;螺杆压缩段的第一加热线圈(20)、第一温度传感器(19)与螺杆计量段的第二加热线圈(22)、第二温度传感器(21)分别固定在第二螺筒(18)内外壁;
所述的熔融浸渍模块包括浸渍模具(27),浸渍模具(27)连接在第二螺筒(18)的末端,在浸渍模具(27)内部固定有上导向辊(29)、下导向辊(48),在浸渍模具(27)的浸渍腔(45)内放置开有狭缝的浸渍辊(31),浸渍模具(27)下端连接有喷嘴(34);
所述的打印模块包括3D打印头(40),3D打印头(40)上部外侧连接有加热块(38),3D打印头(40)上部设有第四温度传感器(39),3D打印头(40)周围固定有散热扇,3D打印头(40)下方设有固定在XY运动平台上的打印平台(42),3D打印头(40)装在XY运动平台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预浸渍3D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浸渍腔(45)内开有直径大小比浸渍辊(31)的最小外圈直径略大的凹槽,用来固定浸渍辊(31),浸渍模具(27)上开有不同直径的小孔,供加热棒(33)与第三温度传感器(32)插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预浸渍3D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导向辊(29)、下导向辊(48)位于同一竖直方向,并和浸渍辊(31)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一种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预浸渍3D打印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热塑性的树脂颗粒(11)添加到料斗(10)中,在重力作用下通过第一螺筒(14)进料口进入微螺杆(16)的螺杆送料段;
步进电机(4)运行带动微螺杆(16)转动,树脂颗粒(11)随着微螺杆(16)的转动依次经过螺杆送料段、螺杆压缩段、螺杆计量段,在螺杆压缩段树脂粒料(11)不断被挤压,在第一加热线圈(20)的加热作用下,树脂粒料(11)受热开始融化,在螺杆计量段树脂则进一步加热熔融至成为完全熔融状态,同时微螺杆(16)与第一螺筒(14)、第二螺筒(18)对树脂材料又存在摩擦与剪切的物理过程,随着微螺杆(16)的不断转动,熔融态树脂逐渐进入到浸渍模具(27)中直至充满浸渍腔(45);
2)纤维线圈支架(23)上的连续纤维依次通过导向轮实现纤维束的展开;展开后的纤维进入已充满熔融态树脂基体的浸渍腔(45)中,首先经过上导向辊(29),接着纤维绕过开有狭缝的浸渍辊(31)以及下导向辊(48),在浸渍腔(45)内,纤维与浸渍辊(31)之间形成上下两个楔形区域,树脂在纤维的拉伸作用下沿着与纤维相同运动方向流动;另一方面树脂从浸渍辊(31)上的狭缝中被挤出,分布在纤维与浸渍辊(31)中间,最后在一对第一滚轮(35)、第二滚轮(36)的相对运动下将纤维从喷嘴(34)出口拉出;
3)预浸好的丝束从喷嘴(34)处不断挤出后经过一个第四导向轮(37)直接穿入加有加热块(38)的3D打印喷头(40)中,通过调节微螺杆(16)的转速以及第一滚轮(35)、第二滚轮(36)的转速来控制预浸丝的挤出速度;3D打印头40装在XY运动平台上,通过生成的打印路径控制XY运动平台,从而使再次经过加热的预浸丝不断堆积到打印平台(42)上,待一层打印结束后Z轴升降台控制3D打印喷头(40)上升一个层厚的距离,继续进行下一层的打印,这样周而复始直到得到最终的复合材料试样(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978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