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卧式电缆成缆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9928.9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3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伟;贺云芳;马建平;张镇球;吴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新阳光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3/0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4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电缆 成缆机 | ||
本发明涉及电缆成缆机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卧式电缆成缆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一端设有工作箱,且工作箱一侧连接有电缆基盘,所述电缆基盘一侧一周设有多个固定杆,且固定杆上连接紧固杆,且紧固杆一端上设有限位盘,所述电缆基盘一侧设有分线盘,所述底座顶部上设有绕线箱,且绕线箱上设有绕线槽,所述绕线箱底部连接两侧连接有连接块,所述绕线箱底部连接有支撑座,且支撑座内部两侧设有推动件,且推动件顶部连接绕线箱,所述底座顶部一端两侧设有滑座,且滑座两侧连接有限位板,所述滑座上设有凹槽,且凹槽上内部设有两个滚轮,所述滚轮顶部连接连接板。该卧式电缆成缆机,绕线架方便进行移动,提高使用中的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成缆机领域,具体为一种卧式电缆成缆机。
背景技术
电缆的制造过程中,必然需要成缆绞和的步骤,这便需要绞线机的帮助,而绞线机是一种能广泛应用于各类软/硬导体线(铜线、漆包线、镀锡线、铜包钢、铜包铝等)及电子线(如:电源线、耳机线、电话线、PVC线、网络线等)的绞合机械设备,使多根单支导体扭成一股,达到线材的工艺要求。
目前现有的电缆成缆机绕线箱的高度为固定高度,不方便进行调节,同时缆线放在固定杆上时的长度为一定的长度,不能根据缆线的大小进行调节,另外最后需要的缆线进行绕线的绕线架位置在固定位置,不能进行左右调节,由此较低装置的实用性。
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卧式电缆成缆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卧式电缆成缆机,解决了目前现有的电缆成缆机绕线箱的高度为固定高度,不方便进行调节,同时缆线放在固定杆上时的长度为一定的长度,不能根据缆线的大小进行调节,另外最后需要的缆线进行绕线的绕线架位置在固定位置,不能进行左右调节,由此较低装置的实用性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卧式电缆成缆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一端设有工作箱,且工作箱一侧连接有电缆基盘,所述电缆基盘一侧一周设有多个固定杆,且固定杆上连接紧固杆,且紧固杆一端上设有限位盘,所述电缆基盘一侧设有分线盘,所述底座顶部上设有绕线箱,且绕线箱上设有绕线槽,所述绕线箱底部连接两侧连接有连接块,所述绕线箱底部连接有支撑座,且支撑座内部两侧设有推动件,且推动件顶部连接绕线箱,所述底座顶部一端两侧设有滑座,且滑座两侧连接有限位板,所述滑座上设有凹槽,且凹槽上内部设有两个滚轮,所述滚轮顶部连接连接板,且连接板顶部连接与绕线架,所述连接板两侧设有螺孔,且螺孔内部连接有锁紧栓,所述锁紧栓底部连接有锁紧块。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等距离设置在电缆基盘上,所述紧固杆内壁与固定杆外壁一周设有齿纹,所述紧固杆套设在固定杆上,且紧固杆与固定杆之间通过齿纹进行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盘上设有紧固杆穿过的通孔,且限位盘通过通孔活动连接在紧固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箱一侧中间连接有中心轴,且电缆基盘与分线盘之间通过中心轴进行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绕线箱顶部两侧设有连接槽,所述推动件在原始状态下时,且连接槽对应与连接块进行卡合连接和绕线箱与支撑座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滑座上的凹槽内部设有两个滚轮,且滚轮之间通过连接板进行连接,所述滚轮在凹槽内稳定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栓穿过螺孔底端连接的锁紧块活动与凹槽底部进行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该发明,滑座上的凹槽内部设有两个滚轮,且滚轮之间通过连接板进行连接,滚轮在凹槽内稳定移动,锁紧栓穿过螺孔底端连接的锁紧块活动与凹槽底部进行固定,通过滚轮方便对连接板进行移动,通过调节锁紧栓将连接板进行固定,此结构方便对绕线架进行左右一定,根据需要进行位置调节,提高装置的便利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新阳光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新阳光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99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