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评价白藜芦醇干预肺上皮细胞多环芳烃毒性效应的试剂或试剂盒及其应用和检测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230199.9 申请日: 2020-11-06
公开(公告)号: CN112375802A 公开(公告)日: 2021-02-19
发明(设计)人: 叶国注;黄乾生;高菡;张旭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Q1/02 分类号: C12Q1/02;C12Q1/6851;G16B25/20;G16B30/00;G16B40/10
代理公司: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代理人: 马驰
地址: 361021 福***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评价 藜芦 干预 上皮细胞 芳烃 毒性 效应 试剂 试剂盒 及其 应用 检测
【说明书】:

发明涉及β‑catenin和Fibronectin mRNA在制备用于评价白藜芦醇干预肺上皮细胞多环芳烃毒性效应的试剂盒和检测方法的新应用。应用本发明的试剂和方法可测定肺上皮细胞β‑catenin和Fibronectin mRNA的表达量。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利用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肺上皮细胞β‑catenin和Fibronectin mRNA表达量的方法,可用于评价白藜芦醇抑制和预防肺上皮细胞多环芳烃毒性效应,并分析相关诊断性能。本发明实验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成本低,可高灵敏、高特异性地评价肺上皮细胞多环芳烃毒性效应及其白藜芦醇抑制和预防效果,应用前景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β-catenin和Fibronectin mRNA在制备用于评价白藜芦醇(RSV)干预肺上皮细胞多环芳烃毒性效应的试剂或试剂盒及其应用和检测的新应用,属于分子营养与科学、环境暴露与毒理学领域。

技术背景

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正迅速增长,其中,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列恶性肿瘤之首,2018年全球肺癌新发病例占恶性肿瘤总数的11.6%,肺癌死亡病例占恶性肿瘤总死亡数的18.4%。在我国,肺癌亦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首位,2018年肺癌新发病例占恶性肿瘤总数的18.1%,死亡病例占恶性肿瘤总死亡数的24.1%。可见,我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当前我国肺癌防控形势相当严峻。

多环芳烃作为燃料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在吸烟和燃料(如:煤、汽油、柴油等)燃烧产生的气溶胶中大量存在,是肺癌发生发展的首要因素。我国75%的肺癌死亡与吸烟和固体燃料燃烧排放有关,而通过减少多环芳烃的排放,可降低肺癌死亡。北京PM10和PM2.5附着的多环芳烃暴露致肺癌风险的数据表明,北京及相关污染水平高于北京的其它地区居民时常暴露于终生致肺癌的高风险中,即使在夏季也是如此。因而,多环芳烃暴露致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毒理及其防控研究刻不容缓。

在苯并[a]芘(BaP)等多环芳烃暴露下,细胞质AhR和配体结合后进入细胞核,与ARNT形成异二聚体,并结合至芳香烃响应元件序列,诱导靶基因(如:多环芳烃代谢酶基因、NRF2、RAS)转录;此外,多环芳烃在AhR激活的I相代谢酶作用下,生成的活性代谢物可与DNA或蛋白形成复合物,调控靶基因转录;其次,AhR可经由下游因子调控磷酸化等生化过程,激活β-Catenin调控的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促进肺癌发生发展。

RSV作为一种天然植物多酚,是AhR抑制剂,其可通过AhR、NRF2、NFkB、MAPK、PPAR等信号,抑制肺癌发生发展。此外,EMT是肺癌发生的早期分子事件。因而,本发明以肺上皮细胞BEAS-2B为模型,以多环芳烃代表性成分BaP处理肺上皮细胞,使其发生EMT,并在BaP暴露时及暴露前,用RSV进行处理,基于细胞EMT相关因子β-catenin和Fibronectin mRNA表达信息,利用二元逻辑回归模型,评价肺上皮细胞多环芳烃毒性效应及其RSV干预效果。目前未见相关报道。本发明可为多环芳烃分子毒理研究及其健康风险评价、RSV预防和控制肿瘤发生发展、肿瘤(如:肺癌、结肠癌、卵巢癌等)防控等提供参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灵敏、高特异性地评价肺上皮细胞多环芳烃毒性效应及其RSV干预效果的试剂或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β-catenin和Fibronectin mRNA在制备用于评价白藜芦醇干预肺上皮细胞多环芳烃毒性效应的试剂或试剂盒及其应用和检测。

所述的试剂或试剂盒用于检测肺上皮细胞β-catenin和Fibronectin mRNA的表达量。

所述的试剂或试剂盒为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检测肺上皮细胞β-catenin和Fibronectin mRNA的表达量。

一种用于评价白藜芦醇干预肺上皮细胞多环芳烃毒性效应的试剂或试剂盒,包括: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01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