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芽孢杆菌SJ110、杀虫蛋白、vip3-like杀虫基因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30200.8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21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飞;王俊慧;何佳利;金映虹;赵子君;孙杰;王锐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师范大学;海口海森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5/31;C07K14/32;A01N63/22;A01N63/50;A01N63/60;A01P5/00;A01P7/04;C12R1/07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王美燕 |
地址: | 570100 海南省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芽孢 杆菌 sj110 杀虫 蛋白 vip3 like 基因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芽孢杆菌SJ110、杀虫蛋白、vip3‑like杀虫基因及应用。所述芽孢杆菌SJ110属于东洋芽孢杆菌Bacillus toyonensis,其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的保藏编号CCTCC NO:M2020524。生物活性测定表明菌株SJ110、杀虫蛋白、vip3‑like杀虫基因对甜菜夜蛾、棉铃虫以及秀丽隐杆线虫具有很高的毒性。表明菌株SJ110及其杀虫蛋白、vip3‑like杀虫基因可用于农业害虫的防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芽孢杆菌SJ110、杀虫蛋白、vip3-like杀虫基因及应用。
背景技术
芽孢杆菌(如苏云金芽孢杆菌)在生长过程中能够生产对多种昆虫、线虫、原生动物和癌细胞等具有生物活性的多种杀虫因子。如杀虫晶体蛋白(Insecticidal CrystalProteins,ICPs)、几丁质酶、苏云金素以及营养期杀虫蛋白(Vegetative InsecticidalProteins,VIPs)等。不同于传统的化学农药,这些杀虫因子具有对人畜无毒害作用、环境友好以及杀虫谱广且易发酵特点,这将非常的有利于农林病虫防治以及转基因作物的应用。
杀虫晶体蛋白(ICPs)是Bt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δ-内毒素,是Bt主要的杀虫因子成分之一,以伴胞晶体的形式在菌体内累积。ICPs主要分为晶体蛋白(Crystal protein,Cry)和胞外溶解性蛋白(Crtolytic protein,Cyt)两类蛋白,其中Cry毒素蛋白是最早应用于农作物害虫的防治Bt毒素蛋白。
营养期杀虫蛋白(Vegetative Insecticidal Proteins VIPs)是在Bt菌株生长对数期所产生形成,其与ICPs蛋白氨基酸序列没有同源性,是一种新型的杀虫蛋白。最早是在1996年Estruch 等人发现了Vip3Aa和Vip3Ab蛋白,该蛋白于细菌的营养期生长阶段开始分泌。在四个Vip 蛋白家族中被发现的超过100个中以Vip3的研究最为深入广泛,且只有Vip3被运用于转基因作物中。
目前,少有研究报道新型东洋芽孢杆菌Bacillus toyonensis及其杀虫蛋白、基因在杀虫方面的应用。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芽孢杆菌SJ110、杀虫蛋白、vip3-like杀虫基因及应用。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获得新型芽孢杆菌SJ110及其杀虫蛋白和vip3-like杀虫基因,所述芽孢杆菌SJ110属于东洋芽孢杆菌Bacillus toyonensis,其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的保藏编号CCTCC NO: M2020524,保藏日期2020.09.21,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所述杀虫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vip3-like杀虫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2所示。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芽孢杆菌SJ110、所述杀虫蛋白和所述vip3-like杀虫基因在杀虫方面的应用。
进一步的,所述虫为鳞翅目昆虫和/或小杆线虫目昆虫。
进一步的,所述虫为鳞翅目夜蛾科昆虫和/或小杆线虫目小杆科昆虫。
更进一步的,所述虫为棉铃虫、甜菜夜蛾和/或秀丽隐杆线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芽孢杆菌SJ110、杀虫蛋白及其vip3-like杀虫基因,生物活性测定表明菌株SJ110、杀虫蛋白、vip3-like杀虫基因对甜菜夜蛾、棉铃虫以及秀丽隐杆线虫具有很高的毒性。表明菌株SJ110及其杀虫蛋白、vip3-like杀虫基因可用于农业害虫的防治。
附图说明
图1:A为考马斯亮蓝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B为扫描电镜观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师范大学;海口海森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南师范大学;海口海森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02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