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底部透水耐浸泡路基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30291.5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1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肖田;戴放军;朱士良;孙吉书;徐桂兴;张俊峰;南志;张炜萍;王晶;张龙明;李清华;叶林熙;朱涛;高远;熊文胜;李宝;高恒楠;刘大欢;曹凌峰;孙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3/06 | 分类号: | E01C3/06;E02D17/2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琪琛 |
地址: | 30005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底部 透水 浸泡 路基 结构 | ||
本发明属于公路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底部透水耐浸泡路基结构,在地基和普通路基层之间设置有N层砾石透水路基层和透水混凝土边坡防护层,透水混凝土边坡防护层设置在N层砾石透水路基层的边坡外侧;每层砾石透水路基层之下设置有铁丝网,砾石透水路基层经碾压成型后,其下设的铁丝网返弯包裹该层砾石透水路基层,并通过多个固定部件固定于砾石透水路基层。本发明既能够使路基底部具有耐浸泡功能,又能够满足洪水横穿路基的透水需要;其砾石透水路基层稳定性强,其透水混凝土边坡防护层不仅能够保护路基边坡免受洪水的冲刷,还可以方便洪水通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公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路基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事业发展迅猛,目前通车里程位居世界第一。高等级公路的合理路网布局对于形成和完善公路运输网络体系非常重要,而许多高等级公路由于地方经济发展和规划布局的需求,不得不建设在蓄滞洪区之内。不仅洪水会对公路路基边坡产生冲刷,而且路基的填筑材料也会随着洪水的浸泡而出现软化,进而降低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因而,蓄滞洪区之内的公路路基每年都会出现大量的水毁问题,每年都需要花费巨大的养护维修资金来处置水毁造成的公路损坏。另外,蓄滞洪区之内的公路路基有可能受到洪水的长时间浸泡,并且洪水具有穿过路基的排水需要。可见,公路路基的洪水防护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对于公路路基的洪水防护主要是通过浆砌片石护坡的方式来防止洪水的冲刷及向路基内部渗透,难以避免因洪水渗入路基而是路基承载能力降低的问题,也无法解决洪水需要横穿公路路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是蓄滞洪区之内公路路基需要透水且耐浸泡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底部透水耐浸泡路基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底部透水耐浸泡路基结构,在地基和普通路基层之间设置有N层砾石透水路基层和透水混凝土边坡防护层,所述透水混凝土边坡防护层设置在N层所述砾石透水路基层的边坡外侧,其中N为正整数;
每层所述砾石透水路基层之下设置有铁丝网,所述铁丝网两侧均宽出于其上设的所述砾石透水路基层;每层所述砾石透水路基层经碾压成型后,其下设的所述铁丝网的宽出部分返弯包裹该层所述砾石透水路基层,并通过多个固定部件固定于所述砾石透水路基层。
进一步地,N层所述砾石透水路基层的填筑高度至少超过设计洪水位0.5米。
进一步地,所述砾石透水路基层的孔隙率为16%~21%。
进一步地,所述砾石透水路基层的砾石最大粒径不大于15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砾石透水路基层的单层铺筑厚度H为15厘米~30厘米,且不小于其中砾石最大粒径的1.5倍。
进一步地,所述铁丝网两侧各宽出于其上设的所述砾石透水路基层至少2米~3米。
进一步地,所述铁丝网的网眼尺寸范围是3cm×3cm~5cm×5cm。
进一步地,两个相邻的所述固定部件之间的间距为30厘米~50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件为U型铆钉。
进一步地,所述透水混凝土边坡防护层的厚度为0.3米~0.5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发明的底部透水耐浸泡路基结构,通过在地基和普通路基层之间铺筑N层砾石透水路基层,既能够使路基底部具有耐浸泡功能,又能够满足洪水横穿路基的透水需要。
(二)本发明的底部透水耐浸泡路基结构,通过铁丝网逐层包裹砾石透水路基层,并配合固定部件进行固定,确保了砾石透水路基层的稳定性,降低路基边坡处个别砾石的松动滑落的可能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02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础柱与平角柱连接机构
- 下一篇:一种节能高效的余热锅炉清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