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鳍稳定式能量衰减型防暴动能弹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30311.9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48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汪送;战仁军;白雷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42B30/00 | 分类号: | F42B30/00 |
代理公司: | 重庆项乾光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4 | 代理人: | 高姜 |
地址: | 710086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 能量 衰减 防暴 动能 | ||
1.一种鳍稳定式能量衰减型防暴动能弹,包括发射组件(1)、弹托组件(2)和弹丸组件(3),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射组件(1)包括弹壳(1-1)、底火孔(1-2)、高压室(1-3)、发射药(1-4)、传火孔(1-5)、低压室(1-6)和封口垫(1-7),所述弹壳(1-1)包括弹筒(1-1-1)、弹壳底缘(1-1-2)和弹托承接座(1-1-3),所述弹壳底缘(1-1-2)与所适用的防暴枪弹膛配合,所述弹壳(1-1)底端面轴心处开设底火孔(1-2),所述底火孔(1-2)内部铆接有机械撞击式底火(1-2-1),所述底火孔(1-2)上侧设置有高压室(1-3),所述高压室(1-3)呈空心圆柱体状,所述高压室(1-3)内部装填发射药(1-4),所述高压室(1-3)上端面轴心处设置有传火孔(1-5),所述传火孔(1-5)上侧设置有半球面状低压室(1-6),所述传火孔(1-5)连通高压室(1-3)和低压室(1-6),所述封口垫(1-7)位于弹筒(1-1-1)口部所述弹丸组件(3)上侧,所述封口垫(1-7)用于密封全弹;
所述弹托组件(2)位于弹壳(1-1)内部的所述弹托承接座(1-1-3)上侧,所述弹托组件(2)包括闭气盘(2-1)和支撑座(2-2),所述闭气盘(2-1)侧壁抵靠弹筒(1-1-1)内壁,所述闭气盘(2-1)底端面周边与弹托承接座(1-1-3)上端面之间通过热熔胶胶粘固定,所述支撑座(2-2)为中空圆柱形结构,所述支撑座(2-2)上侧抵靠有弹丸组件(3);
所述弹丸组件(3)包括弹体(3-1)、弹头(3-2)和载荷球(3-3),所述弹体(3-1)和弹头(3-2)穿插连接,所述弹头(3-2)包裹载荷球(3-3),所述弹体(3-1)包括尾翼(3-1-1)、弹体下空腔(3-1-2)、下弹体(3-1-3)、上弹体(3-1-4)、弹体上空腔(3-1-5)、弹头承接槽(3-1-6)和弹体耳(3-1-7),所述弹体(3-1)主体为整体加工成型的下弹体(3-1-3)和上弹体(3-1-4),所述下弹体(3-1-3)末端固定设置有尾翼(3-1-1),所述尾翼(3-1-1)为鳍片式尾翼,所述尾翼(3-1-1)的数量为4片,所述下弹体(3-1-3)为倒圆台形结构,所述下弹体(3-1-3)下部内侧开设有弹体下空腔(3-1-2),所述弹体下空腔(3-1-2)呈中空圆台形结构,所述上弹体(3-1-4)内侧设置有弹体上空腔(3-1-5),所述弹体上空腔(3-1-5)呈上部圆柱体、下部碗状的中空结构,所述弹体上空腔(3-1-5)下侧设置有弹头承接槽(3-1-6),所述弹头承接槽(3-1-6)为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弹体上空腔(3-1-5)和弹头承接槽(3-1-6)连通,所述上弹体(3-1-4)外侧设置有圆环状弹体耳(3-1-7),所述弹体耳(3-1-7)靠近上弹体(3-1-4)一侧开设有弹体耳槽(3-1-7-1),所述上弹体(3-1-4)和弹体耳(3-1-7)上侧承接有弹头(3-2),所述弹头(3-2)包括弹头体(3-2-1)、弹头上空腔(3-2-2)、弹头下空腔(3-2-3)、弹头壁(3-2-4)、弹头上中柱(3-2-5)、弹头下中柱(3-2-6)、弹头一级抵靠环(3-2-7)和弹头二级抵靠环(3-2-8),所述弹头体(3-2-1)呈半球体状,所述弹头上空腔(3-2-2)位于弹头体(3-2-1)中轴线上,所述弹头上空腔(3-2-2)呈上部圆柱体、下部半球体的中空结构,所述弹头体(3-2-1)圆周部下侧连接有弹头壁(3-2-4),所述弹头体(3-2-1)轴心部下侧设置有弹头上中柱(3-2-5),所述弹头上中柱(3-2-5)下侧固定连接有弹头下中柱(3-2-6),所述弹头壁(3-2-4)和弹头上中柱(3-2-5)以及弹头下中柱(3-2-6)之间形成的空腔为弹头下空腔(3-2-3),所述弹头壁(3-2-4)下端面抵靠弹体耳(3-1-7)上端面,所述弹头壁(3-2-4)内侧固定设置有圆环状弹头一级抵靠环(3-2-7),所述上弹体(3-1-4)上端面抵靠弹头一级抵靠环(3-2-7)下端面,所述弹头体(3-2-1)和弹头壁(3-2-4)过渡段内侧设置有弹头二级抵靠环(3-2-8),所述弹头上空腔(3-2-2)底部黏附连接有载荷球(3-3),所述载荷球(3-3)包括易碎壁(3-3-1)和粉末载荷(3-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031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