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尾气脱氨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30494.4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6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黄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必科净化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20161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气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尾气脱氨工艺,所述工艺包括对所述尾气进行脱氨洗涤后进行变温吸附。所述工艺可以几乎完全脱除尾气中的氨,且无废渣和废气的产生,消耗低,投入少,可对副产物进行再利用,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尾气处理领域,涉及一种尾气脱氨工艺。
背景技术
氨是典型的有毒有害工业废气,直接排入大气,不仅污染环境,还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如何消除氨污染所带来的危害,经济、有效且安全地控制氨排放,成为了国内外环保领域关注的重点。目前常见的处理技术包含物理吸收、化学吸收、生物降解等几种方法,但都存在局限性和明显缺点。
CN 110563000 A公开了一种生产氰化钠的节能尾气脱氨工艺,该工艺增加溴化锂机组,从裂解炉中出来的高温软化水作为溴化锂机组的热源,软化水被降温后回到软化水池,为再次进入裂解炉做准备;尾气进入氨吸收塔下部,喷淋水进入到氨吸收塔上部对尾气进行喷淋脱氨,产生的稀氨水通过稀氨水泵送入釜液换热器,再进入到蒸馏塔,经过蒸馏塔蒸馏脱氨的部分釜液经过釜液换热器后,作为喷淋水通过喷淋水泵送至两个循环水板式换热器,通过冷却水进行一级冷却,喷淋水从循环水板式换热器出来后,又进入两个冷水板式换热器,通过溴化锂机组产生的冷水进行二级冷却,然后再次回到氨吸收塔对尾气进行喷淋,如此反复循环。该工艺用于仅采用脱氨塔进行蒸馏,尾气中仍有微量氨存在。
CN 209348373 U公开了一种脱氨尾气净化装置,该装置包括脱氨塔、氨水冷却器、尾气吸收塔、引风机;所述脱氨塔通过氨蒸汽管与氨水冷却器连通,所述氨水冷却器下端连接有氨水罐,所述氨水冷却器排出的尾气通过尾气管与尾气吸收塔连通,引风机与尾气吸收塔连通;所述尾气吸收塔包括设在内部顶部的喷淋头,尾气吸收塔下端设有进气口与尾气管连接,尾气吸收塔上端设有排气口,排气口与引风机连通;在所述引风机的排气管上设有第一氨气检测仪,所述第一氨气检测仪通过控制器与引风机驱动装置连接。该装置仅采用喷淋装置对尾气中的氨气进行吸收,处理后的尾气仍有微量氨存在。
CN 209752551 U公开了一种脱氨尾气回收与净化装置,包括:氨气吸收装置和脱氨净化装置;所述氨气吸收装置包括:氨气吸收塔和用于降低循环水溶液温度的换热器;所述脱氨净化装置包括:脱氨净化塔、用于抽取净化塔回收层上部的循环净化液到净化塔喷淋层的第一循环喷淋泵、用于抽取净化塔回收层底部的循环净化液的排液泵。该装置仅采用氨气净化塔对尾气中的氨进行吸收,无法完全去除尾气中的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尾气脱氨工艺,所述工艺可以几乎完全脱除尾气中的氨,且无废渣和废气的产生,消耗低,投入少,可对副产物进行再利用,节能环保。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尾气脱氨工艺,所述工艺包括对所述尾气进行脱氨洗涤后进行变温吸附。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尾气中氨气的摩尔含量为0.05~0.08%,如0.052%、0.055%、0.058%、0.060%、0.062%、0.065%、0.068%、0.070%、0.072%、0.075%或0.078%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脱氨洗涤中使用的洗涤液为水。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脱氨洗涤中水与尾气的体积比为1:0.1~3,如1:0.2、1:0.5、1:0.8、1:1、1:1.2、1:1.5、1:1.8、1:2、1:2.2、1:2.5或1:2.8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优选为1: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必科净化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瑞必科净化设备(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04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