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式加工中心主轴箱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31026.9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2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曹凌小川;汪晓东;程剑平;庄爱琴;王浩原;李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诺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70 | 分类号: | B23Q1/70;B23Q11/10;B23B1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陈农 |
地址: | 2459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加工 中心 主轴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式加工中心主轴箱结构,包括主轴箱、主轴安装位,主轴安装位两侧设置有凸台,凸台前端开有进水口,凸台底面开有若干出水口,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连接有内置管路,主轴箱右侧上部设置有分水块,出水口外设置有喷管,喷管内设有进水管道、活动管道、主出水管道、副出水管道,进水管道一端与出水口相连,活动管道、副出水管道之间通过连接孔连接,活动管道内设有活动槽,活动管道内套接有可沿着活动槽移动的堵块,堵块上开有通孔,堵块与主出水管道之间设置有弹簧。本发明结构改动小,在节约空间的同时能够避免冷却结构与刀库干涉的问题,所设的喷管保证了冷却效果的同时降低冷却液在使用时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及立式加工中心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式加工中心主轴箱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所有立式加工中心在金属切屑时,在切削区域内产生的温度高达800至900℃。在该切削区内,切削刃会促使工件材料变形并将其切除。铣刀齿间歇性地切入和切出材料,切削刃的温度也会交替地升高和下降。加工系统的元件会吸收金属切削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常,10%的热量进入工件,80%进入切屑,10%进入刀具。温度过高会导致切削刃快速磨损或变形,为了有效地降低温度,必须对热源进行冷却。又由于铣削过程的间歇性质,切削齿只在部分加工时间内产生热量。所以对刀尖的冷却就尤为重要。现有控制金属切削加工中产生热量的方法主要是应用控制冷却液。立式加工中心的冷却系统对工件及刀具进行冷却,来避免剩余的20%热量对刀具和工件造成影响,该冷却过程是机床冷却泵通过管路传递至主轴箱上外置安装的分水结构,再由分水结构从多个竹节管或者喷嘴对刀具及工件进行冷却。因为加工中心的结构及布局的影响,分水结构都是外置安装在主轴箱右侧,左侧为刀库位置,分水结构会与刀库干涉,所以无法安装。这样就造成立式加工中心在X方向切削正进给时(即向右铣削),刀具刀间及工件可以得到充分冷却,但是在X方向切削负进给时(即向左铣削),因分水结构在右的,冷却液只能从右向左冲,无法充分冷却,甚至得不到冷却。这样会导致刀具使用寿命缩短,并损坏加工零件。
专利号为201720247432.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立式加工中心主轴箱结构,包括主轴箱箱体,在所述主轴箱箱体的侧壁内设置有冷却液通道,所述冷却液通道分为两路并相互平行以螺旋形式缠绕在主轴周围;每一路所述冷却液通道的顶部与一冷却管路连通,所述冷却管路延伸出主轴箱箱体侧壁并以回行形式下行至所述冷却液通道的底部,并与冷却液通道的底部连通,形成一循环回路。该方案通过在主轴箱箱体内设置冷却液通道,来实现对主轴箱结构的降温,但无法作用至刀具甚至工件,无法真正改变现有结构带来的温度的问题。
现有立式加工中心的冷却系统还有其他问题,现有的喷嘴都是单一出水口的,为的是使输出效果更集中,冷却效果更强,但为了实现更大的冷却范围,则需要更多数量的喷嘴,这会造成设计排布上的困难以及成本的增加。在冷却过程中,无法根据冷却需要进行调控,会造成冷却液的使用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立式加工中心主轴箱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诺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新诺精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10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