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升影像辨识率的前处理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31283.2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29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林政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9/04 | 分类号: | H04N9/04;H04N9/73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黄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升 影像 辨识 处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升影像辨识率的前处理方法及系统。前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置发光二极管于图像传感器的周围,图像传感器对应一影像撷取区域;开启发光二极管,使其发出具有色温为3200K的白色光源,白色光源具有固定的光照面积范围,且光照面积范围覆盖影像撷取区域,以使影像撷取区域的色温接近或等于3200K;以及关闭发光二极管经过一时隙之后,使图像传感器在介于0.0004Lux~1Lux之间的低照度的状态下进行影像撷取,以产生前处理图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影像辨识的系统及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提升影像辨识率的前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首先,目前的车辆,部分有配置自适应头灯(Adaptive Driving Beam,ADB)。自适应头灯能够对应前方与对向的车辆位置,通过软韧硬件搭配,控制各个亮暗区,进行对向来车与前车的避光处理。
然而,在夜间要准确辨识出发光对象并不容易。夜晚中的发光对象可能是自发光对象或是反光对象等等,自发光对象例如是车辆的头灯,而反光对象例如是路上的行人或是车辆。目前的现有技术中,虽然能够检测到车辆前方的发光对象的影像,但遇到雨天、雾霾等恶劣天气状况,则会增加辨识难度,甚至无法辨识。要能够清楚辨识出发光对象,才有办法对应做出适当的处理。
故,如何进行有效的影像前处理,让夜间中的影像辨识率提高且误判率降低,已成为该领域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升影像辨识率的前处理方法,其包括:配置发光二极管于图像传感器的周围,图像传感器对应影像撷取区域;开启发光二极管,使发光二极管发出具有色温为3200K的白色光源,白色光源具有一固定的光照面积范围,光照面积范围覆盖影像撷取区域,以使影像撷取区域的色温接近或等于3200K;以及关闭发光二极管经过一时隙之后,使图像传感器在介于0.0004Lux~1Lux之间的低照度的状态下进行影像撷取,以产生前处理图像。
优选地,提升影像辨识率的前处理方法进一步包括:重复交替开启及关闭发光二极管,以使图像传感器产生多个前处理图像。
优选地,时隙介于10毫秒至200毫秒之间。
优选地,至少一发光二极管相距图像传感器一间距,且照射在图像传感器的发光强度相等于一外界光源相距图像传感器一预定距离而照射在图像传感器的发光强度。
优选地,间距介于10毫米至15毫米之间。
优选地,预定距离介于30米至155米之间。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提升影像辨识率的前处理方法,其包括:配置三个发光二极管于一图像传感器的左右两侧以及下方,图像传感器对应影像撷取区域;开启三个发光二极管,使每个发光二极管发出具有色温为3200K的白色光源,每个白色光源具有固定的光照面积范围,三个白色光源的光照面积范围会至少覆盖影像撷取区域的二分之一,以使被覆盖的二分之一影像撷取区域的色温接近或等于3200K;关闭三个发光二极管经过一时隙之后,使图像传感器在介于0.0004Lux~1Lux之间的低照度的状态下进行影像撷取,以产生前处理图像;以及重复交替开启及关闭三个发光二极管,以使图像传感器产生多个前处理图像。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另外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提升影像辨识率的前处理系统,其包括一图像传感器以及三个发光二极管。图像传感器对应影像撷取区域。三个发光二极管是配置在图像传感器的左右两侧以及下方,每个发光二极管发出具有色温为3200K的白色光源,且每个白色光源具有固定的光照面积范围。三个白色光源的光照面积范围会至少覆盖影像撷取区域的二分之一,以使被覆盖的二分之一影像撷取区域的色温接近或等于3200K。图像传感器在三个发光二极管交替开启及关闭而产生的介于0.0004Lux~1Lux之间的低照度的状态下进行影像撷取,以产生前处理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环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12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