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方法、充电装置和充电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31638.8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0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郭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胡影 |
地址: | 52386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方法 装置 充电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充电方法、充电装置和充电器,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所述充电方法包括:在充电器与受电设备连接后的第一预设时长内,若所述充电器与所述受电设备满足第二充电协议的握手条件,则按照第二充电协议对所述受电设备进行充电,若不满足第二充电协议的握手条件,则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后按照第一充电协议对所述受电设备进行充电;其中,所述第一充电协议的握手通信速率快于所述第二充电协议。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充电过程中,优先识别第二充电协议,在满足第二充电协议的前提下通过第二充电协议进行快速充电,能够提高第二充电协议的使用率,保证充电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方法、充电装置和充电器。
背景技术
目前,终端功能越来越强大,但耗电严重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在用户越来越看重待机时长的情况下,增大电池容量是手机厂家首先想到的解决办法,而在电池厂家无法攻克电池技术的情况下,快速充电方案便应运而生。目前,快速充电技术是手机厂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充电方式,其中,比较常用的快充协议有PD(Power Delivery,电力输送)充电协议、PE(Pump Express,泵传递)充电协议、QC(Quick Charge)充电协议、FCP(Fast ChargeProtocol,快速充电协议)、SCP(Super Charge Protocol,超级充电协议)、VOOC(闪充协议)等多种充电协议。其中,有些充电协议是具有普遍性的快充协议,例如PD充电协议,而有些则是手机厂商基于自己生产的手机而定制的私有充电协议,这类私有充电协议能够使得快充功能更适配自己的手机,同时安全性也更高。
为了尽可能地适用多种快充协议,有些快充充电器、移动电源等产品支持多种快充协议,比如一款充电器支持QC充电协议、PD充电协议等多种快充协议,支持QC充电协议的手机与该充电器通信可以进行QC充电协议的快充通信,支持PD充电协议的手机与该充电器通信可以进行PD充电线协议的快充通信,从而增加了该充电器的适用性;有的手机也支持多种快充协议,比如手机既支持QC充电协议的快充方式,也支持PD充电协议的快充方式;接入支持PD充电协议的充电器就按照PD充电协议的快充方式进行快速充电,接入支持QC充电协议的充电器就按照QC充电协议的方式进行快充充电,从而增加该手机的充电体验。
然而,支持私有协议的快充手机与支持多种快充协议的充电器进行通信时,本意是优先识别私有快充协议,但由于一些充电协议(例如PD充电协议、QC充电协议等)的通信速度比较快,手机与充电器连接后,优先进行了PD等充电协议的通信,并按照PD等充电协议的通信方式进行快充,这无疑降低了私有充电协议的使用性,也降低了充电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电方法、充电装置和充电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支持多种充电协议的情况下,通信速度较快的一类充电协议优先建立通信并进行充电而使得无法按照私有充电协议进行充电,继而导致私有充电协议实际使用率低、充电安全性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充电器与受电设备连接后的第一预设时长内,若所述充电器与所述受电设备满足第二充电协议的握手条件,则按照第二充电协议对所述受电设备进行充电,若不满足第二充电协议的握手条件,则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后按照第一充电协议对所述受电设备进行充电;
其中,所述第一充电协议的握手通信速率快于所述第二充电协议。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该装置包括:
充电模块,用于在充电器与受电设备连接后的第一预设时长内,若所述充电器与所述受电设备满足第二充电协议的握手条件,则按照第二充电协议对所述受电设备进行充电,若不满足第二充电协议的握手条件,则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后按照第一充电协议对所述受电设备进行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16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