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进风箱及应用其的集成灶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31883.9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0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罗伟颖;刘嘉龙;唐可;吴谢军;潘叶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箱 应用 集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进风箱及应用其的集成灶,该进风箱包括风箱本体和防护结构,防护结构翻转设于风箱本体的进风口处,以开启或关闭进风口;防护结构包括导流板、连接组件和驱动组件,导流板一端通过连接组件与进风口内壁转动连接,另一端两侧为弧面,且能够与进风口内壁贴合,驱动组件设于风箱本体外侧,且与连接组件连接,用于驱动导流板翻转。本发明在风箱本体上设置防护结构,防护结构中的导流板能够翻转设于进风口处,且与进风口贴合,也就是在集成灶不使用时防护结构能够很大程度的关闭进风口,有效防止油烟倒灌以及异味逸出的问题,同时关闭时导流板能够收集储存废油,方便清洁,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烟气倒灌以及集成灶不易清洁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集成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进风箱及应用其的集成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厨房的多样性需求,集成灶在家电市场的份额占比越来越大,但是公共烟道与传统烟道的开孔位置不同,且因为背压过大的影响,导致存在烟气倒灌的现象,且集成灶内部清洁比较麻烦,清理不及时时还容易存在异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进风箱,通过在进风口处翻转设置防护结构,且防护结构的导流板能够关闭进风口并收集废油,有效解决了烟气倒灌以及集成灶不易清洁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上述进风箱的集成灶。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进风箱,应用于集成灶,包括风箱本体和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翻转设置于风箱本体的进风口处,以开启或关闭所述进风口;
所述防护结构包括导流板、连接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导流板一端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进风口内壁转动连接,另一端两侧为弧面,且能够与进风口内壁贴合,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风箱本体外侧,且与所述连接组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导流板翻转。
优选地,所述导流板包括导流部和储油部,所述导流部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储油部的两端,两者配合使油污沿着导流部流入到储油部中被积累。
优选地,所述储油部为板状结构,所述导流部是截面为梯形的六面体结构,且梯形中上底所在的面与所述储油部贴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流板还包括第一整流部和第二整流部,所述第一整流部和第二整流部分别与两个所述导流部上远离所述储油部的端部连接,在开启进风口时两者配合对进风口的紊流进行整流。
优选地,所述第一整流部的截面是一端为直线的类水滴结构,且直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导流部中梯形下底所在的面贴合连接;
所述第二整流部的截面为一端为弧线的类长方形结构,且弧线的相对边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导流部中梯形下底所在的面贴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整流部的最大厚度小于所述第一整流部的最大厚度。
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左连接体和右连接体,所述左连接体和所述右连接体分别与所述导流板的左右两端配合。
优选地,所述左连接体包括卡槽和插销,所述卡槽为由两个横板和一个竖板构成的C字型结构,所述插销设置于所述竖板上远离开口方向的一端;所述右连接体与所述左连接体的结构相同;
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连接组件中任一插销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传动单元,所述传动单元一端与电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组件连接,以驱动连接组件转动,带动导流板打开或关闭进风口。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集成灶,该集成灶包括上述进风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18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