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口罩耳带折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32064.6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01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蓝国勇;阮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德福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H43/00 | 分类号: | A41H43/0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龚永飞 |
地址: | 54610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罩 耳带折耳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口罩耳带折耳装置,属于口罩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包括设在支撑座上方的运输带,所述支撑座的两侧均设有折耳杆,所述折耳杆位于所述运输带的上行端,所述折耳杆包括扩张杆、上斜杆、平行杆和回缩杆,所述扩张杆与所述支撑座呈角度A斜向外延伸,所述上斜杆连接在所述扩张杆上并与其呈角度B斜向上延伸,所述平行杆连接在所述上斜杆上并与其呈角度C水平延伸,所述回缩杆连接在所述平行杆上并与其呈角度D向内延伸,本发明解决现有口罩耳带手动向内折叠存在耗时耗力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口罩生产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口罩耳带自动折耳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一次性口罩主要包括在罩体的两侧点焊两根耳带,在口罩进行封装的过程中,需要对口罩的耳带向内进行折叠,进而更加方便口罩的包装,减少口罩的占用空间,并且有效的防止耳带打结。现有的口罩耳带采用人工手动进行折叠,本公司口罩每天的生产量在380万只左右,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才能完成,增加人工成本的同时还不利于生产效率,存在耗时耗力和人工成本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口罩耳带折耳装置,以解决现有口罩耳带手动向内折叠存在耗时耗力和人工成本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设在支撑座上方的运输带,所述运输带的宽度与口罩的长度相近,所述口罩在运输过程中,所述口罩的耳带下垂在所述运输带的两侧,所述支撑座的两侧均设有折耳杆,所述折耳杆位于所述运输带的上行端,所述折耳杆包括扩张杆、上斜杆、平行杆和回缩杆,所述扩张杆与所述支撑座呈角度A斜向外水平延伸,所述扩张杆用于将所述耳带支撑张开,所述上斜杆连接在所述扩张杆上并与其呈角度B斜向上延伸,所述上斜杆用于将所述耳带向上折,所述平行杆连接在所述上斜杆上并与其呈角度C水平横向延伸,所述平行杆用于保证所述耳带处于垂直状态,所述回缩杆连接在所述平行杆上并与其呈角度D向内水平延伸,所述回缩杆用于将所述耳带向内折,所述耳带自由落至所述口罩上,完成内折。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扩张杆的长度为20cm至30cm,所述角度A为10度至15度,所述上斜杆的长度为25cm至35cm,所述角度B为155度至160度,所述平行杆的长度为15cm至20cm,所述角度C为155度至160度,所述平行杆高于所述运输带,所述回缩杆的长度为30cm至35cm,所述角度D为150度至155度。
进一步的:所述运输带上设有气孔,在所述运输带下方设有吸气嘴,所述吸气嘴用于将所述口罩吸住,防止所述耳带在折叠时将所述口罩带离所述运输带。
进一步的:所述回缩杆连接有向外延伸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连接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支撑杆用于支撑所述折耳杆,防止长时间工作,造成所述折耳杆变形。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运输中的口罩通过扩张杆将耳带向外支起,再由上斜杆将耳带向上折,平行杆保持耳带上折至最大角度,最后通过回缩杆将耳带向口罩的内侧掉落完成内折;采用本发明对运输中的口罩耳带内折,无需人工手动将耳带向内折,具有省时省力降低人工成本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德福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德福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20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工合成材料的试验设备
- 下一篇:一种采矿用高效防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