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与市政供水管网互补来稳定供水的加压泵站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32325.4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3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周云飞;李君财;李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沃立(浙江)智慧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5/00 | 分类号: | E03B5/00;E03B5/02;E03B11/12;E03B11/16;E03B7/07;E04H12/30;F04B49/06;C02F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张晓博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政 供水 管网 互补 稳定 加压 泵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市政供水管网互补来稳定供水的加压泵站,涉及加压泵站技术领域。该与市政供水管网互补来稳定供水的加压泵站,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减震降噪机构、检测机构、补氯机构、搅动机构和水箱,水箱位于底座的正上方,底座的顶部外表面焊接安装有四组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与水箱的底部外表面焊接安装,底座的顶部外表面焊接安装有第一增压泵和第二增压泵。该与市政供水管网互补来稳定供水的加压泵站,在市政供水管线供水低谷期分担市政供水管网压力,在供水高峰期对市政供水管网进行加压补给,能够保证市供水管网的供水能力以及管线内部压力稳定,为周边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提供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压泵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与市政供水管网互补来稳定供水的加压泵站。
背景技术
加压泵站是指提高配水系统中局部地区水压的构筑物,又称加压站,加压泵站在广义上也包括输水系统中多级提水成各个中转输水的泵站,加压泵站的布置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与管道连接;另一种是在加压泵站内修建调蓄设施。
市政供水管网在供水高峰期常出现缺水以及供水水压不足的问题,对居民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而在供水低谷期又因管网内存积水源过多而导致水压增大、管道负压增加,管道爆裂风险上升,需要借助加压泵站对管网供水进行维稳,而目前大多的加压泵站都存在着占地面积广和功能单一的缺陷,浪费大量土地资源,空间利用率低下,其中市政管网供水皆经过加氯消毒处理,再利用加压泵站进行输送调水的过程中其内的氯气易挥发,而当水中含氯量较低时易造成细菌滋生,对居民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且加压泵站所使用的加压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震动,进而制造噪音,对设备本身和周边环境生产生活都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负面影响,实际实用性较低,不利于推广和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市政供水管网互补来稳定供水的加压泵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与市政供水管网互补来稳定供水的加压泵站,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减震降噪机构、检测机构、补氯机构、搅动机构和水箱,水箱位于底座的正上方,底座的顶部外表面焊接安装有四组支撑杆且陈环形阵列分布,支撑杆的一端与水箱的底部外表面焊接安装,支撑杆的外壁上焊接安装有维稳环,支撑杆与维稳环之间焊接安装有支架,底座的顶部外表面焊接安装有第一增压泵和第二增压泵,第一增压泵和第二增压泵的输入端分别焊接安装有接水管和第二输送管,接水管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第一增压泵和第二增压泵的输出端分别焊接安装有第一输送管和送水管,接水管和送水管上均设置有一组闸阀,位于最前侧的一组支撑杆的外壁上焊接安装有PLC控制器,第一增压泵、第二增压泵和接水管内压力传感器均与PLC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减震降噪机构包括抵压板、连接杆和减震弹簧,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抵压板,抵压板位于第一增压泵和第二增压泵的正上方,抵压板的底部外表面粘贴固定有橡胶垫片,抵压板通过橡胶垫片与第一增压泵和第二增压泵的顶部相贴合,抵压板的底部外表面焊接安装有四组连接杆和四组减震弹簧且均呈矩形阵列分布,连接杆位于减震弹簧的内部,连接杆和减震弹簧的一端均与底座的顶部外表面焊接安装。
优选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余氯分析仪、余氯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水箱的外壁上焊接安装有余氯分析仪,水箱的内侧底部焊接安装有余氯传感器,余氯分析仪与余氯传感器电连接,水箱的底部外表面焊接安装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的感应元件设置于水箱的内侧底部,余氯分析仪和液位传感器均与PLC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接水管和送水管的外壁上均通过三通法兰固定连接有一组水锤消除器,两组水锤消除器位于两组闸阀之间,削弱操作人员在关闭闸阀时接水管和送水管处产生的“水锤”现象对管线以及泵站部件造成的损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沃立(浙江)智慧水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沃立(浙江)智慧水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23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