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用工地砖头码放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33400.9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41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巫宏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雄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7/11 | 分类号: | B65G57/11 |
代理公司: | 成都鱼爪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8 | 代理人: | 邓渠清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用工 砖头 码放 设备 | ||
1.一种建筑用工地砖头码放设备,其特征是,包括有:
底板(1),底板(1)用于安装整个设备;
第一支撑块(2),第一支撑块(2)设置在底板(1)顶部的一侧;
第一伺服电机(3),第一伺服电机(3)设置在第一支撑块(2)上;
送料机构(4),送料机构(4)设置在底板(1)顶部;
推料机构(5),推料机构(5)设置在底板(1)顶部的另一侧;
装料机构(6),装料机构(6)设置在底板(1)顶部靠近推料机构(5)的一侧;
送料机构(4)包括有:
第一支撑杆(40),第一支撑杆(40)均匀设置在底板(1)顶部;
第二支撑杆(47),第二支撑杆(47)对称设置在底板(1)顶部靠近第一支撑块(2)的一侧,第二支撑杆(47)的数量为两个;
第一转轴(41),第一转轴(41)分别转动式设置在第二支撑杆(47)之间与两侧的第一支撑杆(40)之间,第一转轴(41)的数量为三个;
第一全齿轮(42),第一全齿轮(42)分别设置在第一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上与靠近第一支撑块(2)一侧的第一转轴(41)上,第一全齿轮(42)的数量为两个,2个第一全齿轮(42)相啮合;
装料框(43),装料框(43)设置在底板(1)顶部靠近第一支撑块(2)的一侧;
滚轮(44),滚轮(44)转动式设置在装料框(43)内部;
第一传动组件(45),第一传动组件(45)设置在滚轮(44)的转动轴与靠近第一支撑块(2)一侧的第一转轴(41)之间;
传送带(46),传送带(46)设置在第一支撑杆(40)之间的2个第一转轴(41)之间;
第二传动组件(48),第二传动组件(48)设置在中部的第一转轴(41)与靠近第一支撑块(2)一侧的第一转轴(41)之间;
第一转杆(410),第一转杆(410)转动式设置在一侧的第二支撑杆(47)上;
第一锥齿轮(49),第一锥齿轮(49)分别设置在第一转杆(410)的传动轴与中部的第一转轴(41)上,第一锥齿轮(49)的数量为两个,2个第一锥齿轮(49)相啮合;
第一挡板(411),第一挡板(411)对称设置在底板(1)顶部,第一挡板(411)的数量为两个;
挡杆(412),挡杆(412)转动式设置在装料框(43)一侧;
挡块(413),挡块(413)设置在两侧的第一挡板(411)内侧,挡块(413)的数量为多个;
导向板(414),导向板(414)分别设置在两侧的第一挡板(411)内侧远离第一支撑块(2)的一侧,导向板(414)的数量为两个;
推料机构(5)包括有:
第二支撑块(50),第二支撑块(50)设置在底板(1)顶部远离第一支撑块(2)的一侧;
第二伺服电机(51),第二伺服电机(51)设置在第二支撑块(50)内部;
第三支撑杆(52),第三支撑杆(52)对称设置在底板(1)顶部靠近第二支撑块(50)的一侧,第三支撑杆(52)的数量为两个;
第二转轴(53),第二转轴(53)设置在第二伺服电机(51)输出端,第二转轴(53)与2个第三支撑杆(52)转动式连接;
支撑板(56),支撑板(56)设置在靠近第二支撑块(50)的一侧;
推板(57),推板(57)滑动式设置在支撑板(56)上部;
推杆(55),推杆(55)转动式设置在推板(57)上;
第二转杆(54),第二转杆(54)转动式设置在推杆(55)上;
第二锥齿轮(510),第二锥齿轮(510)分别设置在第二转杆(54)与第二转轴(53)上,第二锥齿轮(510)的数量为两个,2个第二锥齿轮(510)相啮合;
第四支撑杆(58),第四支撑杆(58)设置在底板(1)顶部靠近支撑板(56)的一侧,第四支撑杆(58)与推板(57)滑动式连接;
第一支撑架(59),第一支撑架(59)设置在底板(1)顶部中部;
挡料板(511),挡料板(511)滑动式设置在第一支撑架(59)上,挡料板(511)与推板(57)相接触;
第一弹簧(512),第一弹簧(512)设置在挡料板(511)与第一支撑架(59)之间;
第一阻杆(513),第一阻杆(513)滑动式设置在挡料板(511)的方形框内;
第二弹簧(514),第二弹簧(514)设置在第一阻杆(513)与方形框内顶部之间;
第五支撑杆(515),第五支撑杆(515)设置在底板(1)顶部中部;
第一楔形块(516),第一楔形块(516)转动式设置在推板(57)下部;
第三弹簧(517),第三弹簧(517)设置在第一楔形块(516)与推板(57)之间,第一楔形块(516)与第五支撑杆(515)相连接;
第二支撑架(518),第二支撑架(518)设置在装料机构(6)的部件上;
第二挡板(519),第二挡板(519)滑动式设置在第二支撑架(518)内;
第四弹簧(520),第四弹簧(520)分别设置在第二挡板(519)与第二支撑架(518)之间;
装料机构(6)包括有:
第六支撑杆(60),第六支撑杆(60)设置在底板(1)顶部靠近支撑板(56)的一侧;
第三转轴(62),第三转轴(62)转动式设置在第六支撑杆(60)上;
转盘(63),转盘(63)设置在第三转轴(62)上,转盘(63)上连接有短杆;
第三传动组件(61),第三传动组件(61)设置在第三转轴(62)与第二转轴(53)之间;
活动架(65),活动架(65)滑动式设置在底板(1)顶部中部,活动架(65)右侧与短杆相配合;
第五弹簧(67),第五弹簧(67)设置在底板(1)顶部中部连接的固定块上,固定块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动杆;
活动板(66),活动板(66)设置在第五弹簧(67)端部,活动板(66)与活动架(65)相连接;
滑动板(68),滑动板(68)设置在活动架(65)的一侧;
第六弹簧(69),第六弹簧(69)分别设置在滑动板(68)与底板(1)之间,第六弹簧(69)的数量为三个;
第三支撑架(610),第三支撑架(610)设置在底板(1)顶部靠近支撑板(56)的一侧;
收料框(611),收料框(611)设置在第三支撑架(610)的一侧,收料框(611)与第二支撑架(518)相连接;
第二楔形块(612),第二楔形块(612)转动式设置在活动架(65)的一侧;
扭簧(613),扭簧(613)设置在第二楔形块(612)与活动架(65)之间;
活动杆(614),活动杆(614)滑动式设置在第三支撑架(610)与活动架(65)之间;
第二阻杆(615),第二阻杆(615)滑动式设置在活动杆(614)上;
第八弹簧(617),第八弹簧(617)设置在第二阻杆(615)内部与活动杆(614)之间;
第七弹簧(616),第七弹簧(616)设置在第二阻杆(615)与第三支撑架(610)之间;
第七支撑杆(618),第七支撑杆(618)对称设置在底板(1)顶部靠近第三支撑架(610)的一侧,第七支撑杆(618)的数量为两个;
第四转轴(622),第四转轴(622)转动式设置在2个第七支撑杆(618)之间;
第五转轴(630),第五转轴(630)转动式设置在第三支撑架(610)上;
第四传动组件(64),第四传动组件(64)设置在第四转轴(622)与第二转轴(53)之间;
内齿环(619),内齿环(619)设置在第四转轴(622)上;
第二全齿轮(620),第二全齿轮(620)设置在第四转轴(622)上;
第三全齿轮(621),第三全齿轮(621)分别转动式设置在内齿环(619)内部,第三全齿轮(621)的数量为两个,第三全齿轮(621)均与第二全齿轮(620)相啮合,第三全齿轮(621)均与内齿环(619)相啮合;
第三锥齿轮(623),第三锥齿轮(623)设置在第四转轴(622)上;
第四锥齿轮(624),第四锥齿轮(624)设置在第五转轴(630),第三锥齿轮(623)与第四锥齿轮(624)相啮合;
第五传动组件(625),第五传动组件(625)设置在第五转轴(630)上;
第一卡柱(626),第一卡柱(626)均滑动式设置在第四转轴(622)内部,第一卡柱(626)的数量为两个;
第九弹簧(627),第九弹簧(627)设置在第一卡柱(626)之间;
第二卡柱(628),第二卡柱(628)均滑动式设置在第五转轴(630)内部,第二卡柱(628)的数量为两个;
第十弹簧(629),第十弹簧(629)设置在第二卡柱(628)之间;
门框(632),门框(632)均滑动式设置在收料框(611)的一侧,门框(632)的数量为三个;
拉绳(631),拉绳(631)设置在第五传动组件(625)与门框(632)之间;
第十一弹簧(633),第十一弹簧(633)均设置在门框(632)之间,第十一弹簧(633)的数量为四个;
第十二弹簧(634),第十二弹簧(634)设置在滑动杆与固定块内部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雄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雄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340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