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铅酸电池充电器及充电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33505.4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24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钟细进;杨军;沈超;余可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远市亿源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M1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姜艳华 |
地址: | 511500 广东省清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充电器 充电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包括一种铅酸电池充电器及充电方法,电池充电器包括:输入端接口、充电器主体、输出端接、中控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显示屏和无线通讯模块;铅酸电池充电方法包括:步骤一,充电用户先将充电器的输出端接口与电池相连;步骤二,将输入端接口与外接电源相连;步骤三,当充电器显示屏亮起时,用户将手机与充电器进行无线连接并通过手机选取相应的充电电池型号,确认进行充电。本发明通过设置恒流充电、恒压充电和涓流充电三段式充电模式对多型号铅酸电池进行智能充电并在充电过程中自主切换充电模式,有效延长了铅酸电池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铅酸电池充电器及充电方法。
背景技术
铅酸电池是一种电极主要由铅及其氧化物制成,电解液是硫酸溶液的蓄电池。铅酸电池放电状态下,正极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铅,负极主要成分为铅;充电状态下,正负极的主要成分均为硫酸铅。一个单格铅酸电池的标称电压是2.0V,能放电到1.5V,能充电到2.4V;在应用中,经常用6个单格铅酸电池串联起来组成标称是12V的铅酸电池,还有24V、36V、48V等。因盐酸电池的经济性和适用性铅酸蓄电池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保证铅酸电池的使用寿命及使用时间,铅酸电池对其充电电流的大小和电压的高低有严格的要求,在电池电压或容量不同的情况下需要不同的充电状态,或需要大电流恒流充电,或需要恒压涓流充电等,过高或过低的电压、电流或者错误的充电方式容易导致铅酸电池充坏或者充不满,严重的影响了实际的使用。然而,当前市场常见充电器充电模式单一,自动调节能力差,严重影响了铅酸电池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铅酸电池充电器及充电方法,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铅酸电池充电器充电模式单一及自动调节能力差导致铅酸电池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铅酸电池充电器,包括:
输入端接口,用以连接外部电源;
充电器主体,其与所述输入端接口相连,内部设有整流模块和变压模块用以将输入电流调节到所需大小并输出;
输出端接口,其与所述充电器主体相连,用以向待充电电池输送电流并检测所述电池两端电压;
中控模块,其设置在所述充电器主体内部并分别与所述输入端接口和输出端接口相连,用以根据所述输出端接口反馈的所述电池两端电压信息调节所述充电器主体工作状态;
温度检测模块,其设置在所述充电器主体内部并与所述中控模块相连,用以检测充电器周围环境的温度;
显示屏,其设置在所述充电器主体上并与所述中控模块相连,用以显示电池电量与充电模式;
无线通讯模块,其设置在所述充电器主体上并与所述中控模块相连,无线通讯模块还与充电用户手机无线相连,充电完成后无线通讯模块向用户发送提示短信;
所述中控模块设有待充电电池满电电压矩阵A0、恒流充电初始电流矩阵B0、温度矩阵C0、温度对初始电流调节参数矩阵c0、充电模式矩阵D0,所述的D0包括D1,D2和D3三种充电模式、电压比值矩阵E0、和电流值的差值矩阵G0;在使用所述充电器进行充电时,用户从所述A0 矩阵中选取待充电电池满电电压Ai,所述输出端接口检测待充电电池两端电压a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中控模块,中控模块计算a与Ai 的比值E、将E与E0矩阵内的参数做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选取对应的初始充电模式,在充电过程中,中控模块会周期性计算E值并根据E 与E0矩阵内的参数的比对结果调节充电器的充电模式;
当用所述充电器采用 D1 模式进行充电时,中控模块通过Ai选择恒流充电初始电流Bi,中控模块根据温度检测模块测得的充电器周围环境的温度C将电流调节为Bi’;当所述充电器以电流Bi’对电池进行充电并经过恒流充电电压检测时长T1时,所述输出端接口检测充电电池两端电压a1并将检测结果传递至中控模块,中控模块计算a1与Ai的比值E’并将E’与E1做对比,通过对比结果选择下一阶段充电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远市亿源电源有限公司,未经清远市亿源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35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