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操作系统启动的引导度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33655.5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9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姬一文;杨诏钧;王涛;成联国;李信德;黄明;李锁在;雷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麒麟软件有限公司;北京可信华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长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电(海南)联合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中软信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52 | 分类号: | G06F21/52;G06F21/51;G06F9/44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孙宝海;袁礼君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操作 系统启动 引导 度量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介质 | ||
1.一种操作系统启动的引导度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通用环境的操作系统的启动操作,调用可信固件加载可信引导程序;
在基于所述可信引导程序检测到具有可信执行环境时,调用所述可信执行环境中的度量校验操作;
根据所述可信执行环境中的度量校验操作确定所述启动操作可信,引导所述操作系统继续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系统启动的引导度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信引导程序包括所述可信执行环境的访问程序,所述在基于所述可信引导程序检测到具有可信执行环境时,调用所述可信执行环境中的度量校验操作包括:
检测到所述系统环境包括所述可信执行环境,基于所述访问程序访问所述可信执行环境,以调用所述可信执行环境中的所述度量校验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系统启动的引导度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基于所述可信引导程序检测到具有可信执行环境时,调用所述可信执行环境中的度量校验操作还包括:
调用所述可信执行环境中的密码算法;
根据所述密码算法执行所述度量校验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操作系统启动的引导度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密码算法执行所述度量校验操作包括:
所述密码算法包括密码杂凑算法与密码对称算法,基于所述密码杂凑算法对所述操作系统的启动过程文件进行可信度量,并得到度量值;
基于所述密码对称算法对预存参考值进行解密,并得到度量参考值;
将所述度量值与度量参考值进行比较,以执行所述度量校验操作,
其中,所述启动过程文件包括所述操作系统的内核文件与关键文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操作系统启动的引导度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信引导程序还包括参考值采集程序,在根据所述密码算法执行所述度量校验操作之前,所述引导度量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操作系统的内核文件与所述关键文件生成待度量文件列表;
根据所述待度量文件列表,基于所述参考值采集程序采集所述度量参考值;
基于所述密码对称算法对所述度量参考值进行加密,得到所述预存参考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操作系统启动的引导度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可信执行环境中的度量校验操作确定所述启动操作可信,引导所述操作系统继续启动包括:
检测到所述度量值与所述度量参考值一致,引导加载所述操作系统的内核,以启动所述操作系统;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到所述度量值与所述度量参考值不一致,停止加载所述操作系统启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操作系统启动的引导度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度量方法还包括:
检测到所述系统环境未包括所述可信执行环境,基于所述可信引导程序检测所述通用环境是否存储度量校验算法;
检测到存储所述校验算法,调用所述校验算法执行所述度量校验操作;
检测到未存储所述校验算法,停止加载所述操作系统启动。
8.一种操作系统启动的引导度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用模块,用于响应于通用环境的操作系统的启动操作,调用可信固件加载可信引导程序;
度量模块,用于在基于所述可信引导程序检测到具有可信执行环境时,调用所述可信执行环境中的度量校验操作;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可信执行环境中的度量校验操作确定所述启动操作可信,引导所述操作系统继续启动。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操作系统启动的引导度量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操作系统启动的引导度量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麒麟软件有限公司;北京可信华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长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电(海南)联合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中软信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麒麟软件有限公司;北京可信华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长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电(海南)联合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中软信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365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