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微反应系统连续制备(R)-4-卤-3-羟基-丁酸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35128.8 | 申请日: | 2020-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99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陈芬儿;程荡;黄则度;刘敏杰;黄华山;姜梅芬;王路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67/31 | 分类号: | C07C67/31;C07C69/675;B01J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陆尤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反应 系统 连续 制备 羟基 丁酸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使用微反应系统连续制备(R)‑4‑卤‑3‑羟基丁酸酯的方法。本发明将含卤代乙酰乙酸酯的底物液与生物催化液于微混合器、微通道反应器及pH调节器组成的微反应系统内连续进行酶催化不对称还原反应,得到(R)‑4‑卤‑3‑羟基丁酸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的反应时间仅几分钟,产物(R)‑4‑卤‑3‑羟基丁酸酯的收率大于95%,过程连续,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且工艺过程操作简便,易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微反应系统连续制备 (R)-4-卤-3-羟基-丁酸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R)-4-卤-3-羟基-丁酸酯是合成L-肉碱的关键中间体。以卤代乙酰乙酸酯为原料经不对称催化还原法制取(R)-4-卤-3-羟基-丁酸酯是原子经济性最高的途径。Kitamura等(
上述酶催化法均在传统间歇式反应釜中进行。由于反应底物为有机相,酶催化剂和辅酶因子等在水相,因此该酶催化反应是典型的多相反应过程,表观反应速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间传质过程,并受多相界面面积和界面动态行为影响极大。间歇式反应釜内多相传质与混合性能差以及液滴尺寸分布范围宽,不但影响反应过程的进行及反应的选择性,而且减慢反应速率,是导致酶催化法反应时间长、效率低和收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反应时间短、产物收率高、操作简便、效率高的使用微反应系统连续制备(R)-4-卤-3-羟基-丁酸酯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51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