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排汗的超细纤维面料的染整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35555.6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1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吴天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联丰盛漂染植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P1/34 | 分类号: | D06P1/34;D06P1/44;D06P1/00;D06P1/673;D06P1/62;D06P1/52;D06P1/653;D06P5/02;D06P5/04;D06P5/06 |
代理公司: | 泉州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1 | 代理人: | 王伟强 |
地址: | 3622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排汗 纤维 面料 染整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弹性面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快速排汗的超细纤维面料的染整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超细纤维面料织造后再进行预定形,浸入30‑40℃的热水中,加入精炼除油剂、渗透剂升温至80℃后保温10‑20min,再水洗降温至20‑25℃,送入溢流染色机中加入2‑3g/L染料和0.4‑0.8g/L的酸性匀染剂进行染色后置于皂洗剂中皂洗15‑20min,再放入固色液内进行固色20‑40min,脱水处理,再于110‑120℃温度下烘干,放入热定形机中进行热定形,热定形温度为135‑140℃,送布速度为25‑30m/min,定形的门幅比成品门幅宽2‑3cm。本发明工艺具有固色性好、有效增强面料吸湿性排干等性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弹性面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快速排汗的超细纤维面料的染整工艺。
背景技术
吸湿速干面料主要通过功能性超细纤维或面料经功能性整理制成。前者吸湿速干效果较持久,后者随着洗涤次数增加,吸水速干效果可能随之减弱。吸湿排汗产品的兴起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通常,人体在从事剧烈运动时才会明显感到大量汗液的排出。其实,即使在一般环境状态下,人体也需不断的“无感蒸泄”来释放人体本身新陈代谢所产生的热量和水汽,以维持体温的恒定。因此如何借助与皮肤近距离接触的纺织服装,将体表的热量和水汽向外界传送,经过“吸湿→传导→蒸发”这一连串的过程,不仅构成了纺织服装吸湿排汗功能的核心,也是目前所有纺织产品吸湿排汗功能检测方法发展的基础。
然而,由于超细纤维比表面积一般是普通纤维的数十倍,故在染整过程中更加容易出现纤维匀染色性、色牢度较差的问题,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快速排汗的超细纤维面料的染整工艺,本发明工艺具有固色性好、有效增强面料吸湿性排干等性能的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快速排汗的超细纤维面料的染整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织造工艺:将超细纤维面料通过织造机织成单面纬编平纹结构;
S2预定形:将织造后的面料进行预定形,定形温度为150-180℃,定形布速为12-15m/min;
S3前处理:将经过预定形后的超细纤维面料浸入30-40℃的热水中,加入精炼除油剂、渗透剂升温至80℃后保温10-20min,再水洗降温至20-25℃,待染色;
S4染色:将超细纤维面料在松弛状态下放置5-8h,送入溢流染色机中加入2-3g/L染料和0.4-0.8g/L的酸性匀染剂进行染色,以2℃/min提升染色机中的温度至85℃保温3min,然后以1℃/min升温至90℃保温5min,然后以1.5℃/min升温至110℃保温30min,最终以1.5℃/min降温至50℃还原清洗,再水洗1-2次,其中,染色中途可加入98%冰醋酸调节染色机中的pH在3-4范围内;
S5皂洗、固色:将染色后的超细纤维面料置于皂洗剂中皂洗15-20min,再放入固色液内进行固色20-40min;
S6后处理:将皂洗、固色后的超细纤维面料进行脱水处理,再于110-120℃温度下烘干;
S7定形:将后处理的超细纤维面料放入热定形机中进行热定形,热定形温度为135-140℃,送布速度为25-30m/min,定形的门幅比成品门幅宽2-3cm。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精炼除油剂型号为Dyamul SORnew,渗透剂为渗透剂JFC。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中皂洗剂是由防皱剂和冰醋酸按照3:2的重量比混合而成,固色剂是由二乙烯三胺、双氰胺以及乙二醇按照5:3:2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7中热定形温度为13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联丰盛漂染植绒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联丰盛漂染植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55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