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特丁津的三元除草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35579.1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1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郑敬敏;周大伟;刘亚强;黄发伟;刘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70 | 分类号: | A01N43/70;A01N37/22;A01N43/80;A01N41/10;A01P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404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特丁津 三元 除草 组合 | ||
本发明属于农药复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特丁津的三元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三元除草组合物包括除草活性成分A、B和C,其中,活性成分A为特丁津,B为精异丙甲草胺,C选自苯唑草酮或环磺酮中的一种。该组合物可以在实际应用制成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悬乳剂、乳油等剂型。该组合物能有效防除多种玉米田禾本科和阔叶杂草,具有扩大杀草谱、减少使用量、产生增效作用并解决杂草抗性问题等优异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草组合物,由第一活性成分特丁津、第二活性成分精异丙甲草胺、第三活性成分苯唑草酮或环磺酮中的一种及助剂组成,属于复配农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特丁津,英文名称:Terbuthylazine,结构式如下式1所示。特丁津是一种三氮苯类选择性内吸传导除草剂,其作用机理为抑制光合作用中的电子传递,芽前可以从根部吸收,也可以从茎叶渗入植株内,运输到绿色叶片内抑制光合作用,一般对刚萌发的杂草效果比较好。适用于玉米、高粱、大豆、仁果类果树、柑橘、葡萄等作物,可以防除一年生阔叶和禾本科杂草,对阔叶杂草效果优于禾本科杂草,但对多年生杂草效果较差。
式1
精异丙甲草胺,英文名称:s-metolachlor,结构式如下式2所示。精异丙甲草胺是一种氯乙酰胺类选择性除草剂,其为细胞分裂抑制剂,通过抑制长链脂肪酸的合成从而影响细胞生长,主要用于玉米、高粱、棉花、甘蔗、甜菜、马铃薯、饲料甜菜、大豆、花生、向日葵、各种蔬菜等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如稗草、狗尾草、马唐、臂形草、黍和莎草)及部分阔叶杂草(如苋、荠菜和马齿苋)。
式2
苯唑草酮,英文名称:topramezone,结构式如下式3所示。苯唑草酮是第一个苯甲酯吡唑酮类除草剂,属于HPPD抑制剂除草剂,对耐草甘膦、三嗪类、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抑制剂的杂草有很好的防除效果,是广谱苗后除草剂,能有效防除玉米田一年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草,高剂量对莎草科杂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式3
环磺酮,英文名称,Tembotrione,结构式如下式4所示。环磺酮属于HPPD类抑制剂除草剂,HPPD受到抑制后,杂草分生组织中酪氨酸积累和质体醌缺乏,3~5天后,杂草出现黄化症状,最终蔓延至整株,杂草白化死亡。环磺酮主要用于玉米田和稻谷田中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恶性杂草及抗性杂草的防除。
式4
化学除草是目前最为经济、有效的农田杂草防除方式,但是除草剂的长期单一使用,容易造成杂草耐药性的产生和抗性演化等问题,而除草剂化合物的合理复配是解决上述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生产上亟待开发优异的除草组合物品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增效除草组合物,可以扩大杀草谱,减少使用量,提高了对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的防治效果
针对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复配农药组合物,包括三种活性成分,分别为:
A)第一活性成分特丁津;
B)第二活性成分精异丙甲草胺;
C)第三活性成分苯唑草酮或环磺酮中的一种。
第一活性成分、第二活性成分与第三活性成分质量比为(20~60):(50~90):(1~10)。
本发明一种含特丁津的三元除草组合物按照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可以配制成农业上允许的多种剂型,本发明所应用的剂型有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悬乳剂、乳油。
本发明农药组合物制备成的各种应用剂型中,除了有效活性成分外,还包括不同农药剂型中允许使用和可以接受的各种辅助成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未经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55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