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地协同的洪涝灾情应急监测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35728.4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9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涛;邓清海;路京选;张若旭;李琳;曲伟;江威;庞治国;付俊娥;李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S13/95 | 分类号: | G01S13/95;G01C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李佳佳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地 协同 洪涝 灾情 应急 监测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天地协同的洪涝灾情应急监测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模块:
预处理模块:用于对雷达卫星数据进行预处理,提取雷达数据水体信息,并生成洪水淹没信息和/或洪水消退信息;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雷达数据水体信息,生成洪水期洪水淹没信息图形表达;还用于基于地面水文信息,生成地面站点的水位监测信息空间表达;
预测模块:用于以预处理之后的最新雷达影像作为灾情展示底图,将洪水期洪水淹没信息和地面站点的水位监测信息进行叠加,并进行洪水淹没区域预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地协同的洪涝灾情应急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洪涝灾害洪水期间的多期雷达卫星数据和洪涝灾害灾前雷达卫星数据,还用于获取洪涝灾害洪水期间的地面水文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地协同的洪涝灾情应急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模块还用于对所述洪涝灾害洪水期间的雷达卫星数据进行预处理,提取洪水期雷达数据水体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地协同的洪涝灾情应急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模块还用于对所述洪涝灾害灾前雷达卫星数据进行预处理,提取灾前雷达数据水体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地协同的洪涝灾情应急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洪水期雷达数据水体信息和所述灾前雷达数据水体信息或洪水期前一时间点洪水淹没信息进行比较,得到所述洪水淹没信息和/或洪水消退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地协同的洪涝灾情应急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洪涝灾害洪水期间的地面水文信息包括雷达影像覆盖范围内河流的地面水文站点信息和防洪工程信息,以及雷达影像拍摄时间点的水文站点水位信息和工程运行情况监测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地协同的洪涝灾情应急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洪水期洪水淹没信息图形表达包括以下内容:
1)原有水体表达,即灾前信息水体表达;
2)洪水淹没信息表达;
3)洪水消退信息表达;
上述图形表达都用不同颜色的面状多边形显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地协同的洪涝灾情应急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站点的水位监测信息空间表达包括水位监测数据表达、水位超警信息表达和水位趋势表达。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地协同的洪涝灾情应急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模块还用于将洪涝淹没区域发生的具体地理位置、范围、淹没水体动态变化、地表类型和洪涝淹没区域内的河流水位情势、防洪工程情况中至少一种天地协同洪涝灾情监测信息清晰进行展示,生成灾情展示初始图。
10.一种天地协同的洪涝灾情应急监测方法,包括获取洪涝灾害洪水期间的多期雷达卫星数据和洪涝灾害灾前雷达卫星数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雷达卫星数据进行预处理,提取雷达数据水体信息,并生成洪水淹没信息和/或洪水消退信息;
步骤2:获取洪涝灾害洪水期间的地面水文信息;
步骤3:基于所述雷达数据水体信息,生成洪水期洪水淹没信息图形表达;
步骤4:基于地面水文信息,生成地面站点的水位监测信息空间表达;
步骤5:以预处理之后的最新雷达影像作为灾情展示底图,将洪水期洪水淹没信息和地面站点的水位监测信息进行叠加;
步骤6:进行洪水淹没区域预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572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