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低铝合金压铸件内部缩孔缺陷的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35770.6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9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黎宏;倪明主;黎思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县科嘉阀门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10 | 分类号: | C22C1/10;C22C1/03;C22C21/00;C22C32/00;B22D1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汪纲 |
地址: | 2382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低 铝合金 压铸 内部 缩孔 缺陷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低铝合金压铸件内部缩孔缺陷的加工工艺,涉及压铸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工艺如下:1)制得氧化镉微球;2)制得二氧化锰纳米棒;3)将铝合金压铸件的原料熔炼得到铝合金溶液,向铝合金溶液中加入氧化镉微球以及二氧化锰纳米棒,得到物料A;4)将模具型腔抽真空,再将物料A在高真空条件下压射到模具的型腔中,脱模即得铝合金压铸件。本发明提供的加工工艺,可以有效的减少压铸件中缩孔缩松缺陷的形成,使得缩孔缩松现象在压铸件生产中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实现压铸件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压铸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低铝合金压铸件内部缩孔缺陷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压铸工艺原理是利用高压将金属液高速压入一精密金属模具型腔内,金属液在压力作用下冷却凝固而形成铸件。压铸生产效率高,能压铸形状复杂、尺寸精确、轮廓清晰、表面质量及强度、硬度都较高的压铸件,故应用较广,发展较快。目前压铸合金应用比较广泛的是压铸铝合金。压铸铝合金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因此铝合金的压铸发展迅速,在各个工业部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用量远远高于其他有色合金,在压铸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压铸铝合金除了应满足所制零件的工作性能要求外,为了能顺利地进行压力铸造,它还应具有如下的性能:在过热度不高,甚至处于固、液相线温度范围内时,它应有较好的塑性体流变性能,即在压力作用下,貌似粘稠的铝合金液仍具有优良的流动性,便于填充复杂的型腔,保证良好的压铸件表面质量,减少铸件内的收缩孔洞,同时改善压铸型的工作状况,提高其工作寿命;线收缩率小,并且有一定的高温强度,以免铸件产生裂纹和变形,提高铸件尺寸精度;结晶温度范围小,可以减少铸件中收缩孔洞产生的可能性;具有一定的高温固态强度,防止模具开模时推出铸件产生变形或破裂;在常温下应具有一定的强度,以尽可能提高压铸件的机械强度和表面硬度;与压铸型不发生化学反应,亲和力小,防止粘型和铸件、铸型相互合金化;与压铸型不发生化学反应,亲和力小,防止粘型和铸件、铸型相互合金化。
铝合金压铸生产的工件,由于金属熔体充型后,由液相转变成固相时存在相变收缩,并且由于压铸件的凝固特点是从外向内冷却,当逐渐壁厚较大时,内部会产生缩孔缩松现象。缩孔缩松缺陷是直接影响铝合金压铸件的机械性能和产品质量,严重还会导致压铸件报废,虽然有些轻微的缺陷可以通过补焊的方式进行挽救,但是制约了压铸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因此,如何使缩孔缩松现象在压铸件生产中得到有效控制,是目前铝合金压铸件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减低铝合金压铸件内部缩孔缺陷的加工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减低铝合金压铸件内部缩孔缺陷的加工工艺,具体工艺如下:
1)按照质量体积比为1:100-120g/mL,将称取的二水醋酸镉溶于无水甲醇中,形成透明溶液,将溶液移入水热反应釜中,在200-210℃下反应6-8h,待反应结束后,将釜底沉淀用无水甲醇多次淋洗,烘干后装于瓷舟并置于马弗炉中,以2-3℃/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450-480℃,热处理90-120min,随炉冷取后得到氧化镉微球;本发明中,以醋酸镉为原料,甲醇为溶剂,采用溶剂热法合成由纳米片自组装而成的花状前驱体微球,再经高温焙烧后,得到形貌保持良好的花状氧化镉微球,该氧化镉微球表面具有由众多纳米晶聚集链接而成的“凸刺”状纳米片,使得氧化镉微球的表面积增大,同时也提高了氧化镉微球与后续二氧化锰纳米棒的接触面积,易于二氧化锰纳米棒以氧化镉微球为连接节点组装成纳米棒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县科嘉阀门铸造有限公司,未经和县科嘉阀门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57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同体集成智能汽车电子线束
- 下一篇:一种光伏清洁车换排装置和光伏维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