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盐碱地专用腐殖酸生态水溶肥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37330.4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1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曾军堂;陈庆;白涛;司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8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盐碱地 专用 腐殖 生态 水溶肥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新型功能肥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盐碱地专用腐殖酸生态水溶肥及制备方法。首先将含腐殖酸的风化煤与硬脂酸在气流粉碎机中细化分散,进一步,将细化分散的风化煤与聚乙烯醇、醋酸、柠檬酸、壳聚糖、淀粉、水配制成浆状研磨成胶体;热浓缩至膏状;与硫酸铵混合,送入螺杆挤压膨化机进行膨化干燥,与黄腐酸、硝酸钾、硫酸镁、硼酸、硫酸铜、硫酸锌、萘乙酸混合均匀,密封包装,得到一种盐碱地专用腐殖酸生态水溶肥。该腐殖酸水溶肥易于快速在水中形成胶状液体,满足水溶肥的使用要求,可进行喷、淋、灌溉等施肥。用于盐碱地利于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有利于促进盐分淋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型功能肥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盐碱地专用腐殖酸生态水溶肥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耕作土壤中,肥力水平低,土壤理化性状差,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不高的土壤约占30%左右。这些土壤的主要特质是旱、盐、碱、肥力低下等。改造和改善土壤对提升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盐碱土壤主要是含有较高的盐量,特别是Na+、CI-、HCO3-等有害离子浓度过大,导致土壤碱性增加,土粒细化分散类似于细砂状,使农作物的生长受到限制。对于盐碱地的形成,目前已有基本的理论分析,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受土壤自身土质、自然风化、水等影响,将携带的盐离子带入土壤;另一方面,长期使用的高盐化肥造成土壤盐碱化。盐碱化土壤一个显著的特质是土壤颗粒较细,不易胶结成大颗粒,容易构成毛细管,从而将地表深层的盐液吸附在表层,通常在盐碱地看到的白色即为积累的盐碱。
对于盐碱地的改造,目前采用的技术:化学中和、水淋洗盐、客土覆盖、生物改良等。如采用酸性化学助剂进行中和改良,尽管酸性物质能够快速改良碱性土壤,但由于引入了更多的有害离子,造成了土壤的二次污染。再如,利用水淋排碱,通过灌入过量的水使盐被排走,但在排盐的同时使土壤的腐殖质淋失,造成土壤结构的破坏,肥力降低。这些方法只适合于对严重盐碱土壤的初步改良。但对于盐碱不高的农作物种植土壤,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需要系统构建土壤结构,使土壤细粉颗粒胶结为大颗粒抑制毛细管现象,防止地表深层盐向表层转移可以实现有效、持续的盐碱土壤改良。
腐殖酸(Humic Acid,简写HA) 是由芳香族及其多种官能团构成的高分子有机酸,具有良好的生理活性和吸收、络合、交换等功能。它广泛存在于土壤、湖泊、河流、海洋以及泥炭、褐煤、风化煤中。在自然体系中,腐殖酸对全球碳循环,有机物和无机物在自然界的分布、迁移、转化和归宿行为等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将腐殖酸用于改进土壤的组成和提升土壤肥力具有显著的效果。腐殖酸肥对盐碱地不但具有良好的改进作用,而且可以系统的构建土壤结构,提升肥力和土壤品质。如腐殖酸具有优异的络合性能,一方面能够促进盐碱土壤中的微细土壤胶结成大颗粒;另一方面腐殖酸的络合性对土壤中的钙、镁、铁、锌等金属离子络合固定防止其流失。已有研究表明,使用腐殖酸可以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降低表土含盐量,提高土壤交换容量,最终系统构建出高品质土壤。
目前腐植酸在盐碱地的使用主要是含腐植酸的风化煤等,尽管成本较低,但溶解性差,在土壤中的络合效果表现不佳,需要使用量大。中国发明专利CN201911418749.7公开了一种盐碱地用纳米腐殖酸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其配方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纳米腐殖酸10%-20%,硫酸镁5%-9%,硫酸亚铁5%-8%,氯化钙5%-9%,核苷酸5%-10%,柠檬酸0.5%-1.5%,硼酸0.5%-1.5%,抗重茬剂0.2%-0.5%,微生物菌0.8%-1.5%,水50%-60%。采用纳米腐殖酸,提高比表面积、孔隙率的同时,有利于调整盐碱地土壤的团粒结构。其通过纳米化腐殖酸,使纳米腐殖酸在水溶液中更充分的裸露,达到增加纳米腐殖酸与被吸附离子的接触频率,吸附功效大大提高,提高比表面积、孔隙率的同时,有利于调整盐碱地土壤的团粒结构。然而,纳米腐殖酸的获得工艺复杂。为了使低成本的含腐殖酸的风化煤得到充分的利用,需要深入改性腐殖酸风化煤。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73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