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壳体结构及纽扣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37620.9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64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胡江波;曹志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合壹新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342 | 分类号: | H01M50/342;H01M50/109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段志 |
地址: | 518051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壳体 结构 纽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壳体结构及纽扣电池,电池壳体结构包括上盖和底壳,底壳与上盖配合形成密封腔,密封腔用于安装电芯组件,底壳上开设有第一盲槽。纽扣电池包括电芯组件和前述的电池壳体结构,电芯组件设在密封腔内。该电池壳体结构,上盖和底壳能够配合形成密封腔,以提供电芯组件的安装空间,而底壳上开设有第一盲槽,由于第一盲槽的开设,使得第一盲槽所在区域的壁厚相比其他区域更薄,因此,在电池失效或报废的时候,能够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率先被撑破,从而形成泄压口,避免高压气体无法释放导致电池发生爆炸,从而保障安全;该纽扣电池包括前述的电池壳体结构,能够利用第一盲槽进行泄压防爆,从而保障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壳体结构及纽扣电池。
背景技术
纽扣电池(Button Cell),通常也称扣式电池,是指外形类似纽扣的一类电池,相比柱状电池,纽扣电池的厚度较薄。纽扣电池因体形较小,因而在各种微型电子产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传统的纽扣电池包括底壳、上盖和电芯组件,底壳和上盖配合形成密封腔,电芯组件则安装在密封腔内。然而,当电池在失效或报废的时候,由于密封腔内的电芯组件异常,如果没有正常的防爆途径,则密封腔内的能量就无法得到释放,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导致爆炸甚至更严重的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池壳体结构及纽扣电池;该电池壳体结构通过第一盲槽的设置,在电池失效或报废的时候,能够被撑破并进行泄压,起到防爆的作用,从而保障安全;该纽扣电池采用前述的电池壳体结构,能够利用第一盲槽进行泄压防爆,保障安全。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壳体结构,包括:
上盖;及
底壳,所述底壳与所述上盖配合形成密封腔,所述密封腔用于安装电芯组件,所述底壳上开设有第一盲槽;
所述底壳包括第一底壁、第一侧壁和第一封边,所述第一侧壁呈环状设置,所述第一侧壁环绕连接在所述第一底壁的外周,所述第一封边包括第一延伸边和第二延伸边,所述第一延伸边和所述第二延伸边均呈环状设置,所述第一延伸边具有内环端和外环端,所述第一延伸边通过所述内环端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延伸边由所述第一侧壁朝所述第一侧壁的外环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延伸边与所述外环端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延伸边与所述第一延伸边连接,所述第二延伸边由所述第一延伸边朝远离所述第一底壁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延伸边与所述上盖抵接,所述第一盲槽环绕所述第一延伸边的圆周进行开设,所述第一盲槽与所述内环端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一盲槽与所述外环端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距离。
上述电池壳体结构,上盖和底壳能够配合形成密封腔,以提供电芯组件的安装空间,而底壳上开设有第一盲槽,由于第一盲槽的开设,使得第一盲槽所在区域的壁厚相比其他区域更薄,因此,在电池失效或报废的时候,能够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率先被撑破,从而形成泄压口,避免高压气体无法释放导致电池发生爆炸,从而保障安全。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盲槽呈弧线走线开槽设置;或所述第一盲槽呈直线走线开槽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盲槽开设在所述第一延伸边的外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盲槽环绕所述第一封边的圆周进行开设并形成非环形槽;
或所述第一盲槽环绕所述第一封边的圆周进行开设并形成环形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壳体结构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在所述上盖的外边缘和所述底壳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由弹性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合壹新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合壹新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76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