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锂电池的保护性减震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37738.1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64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懿仕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宝特瑞能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42 | 分类号: | H01M50/242;H01M50/244;H01M50/249;H01M50/264;H01M50/289;F16F15/023;F16F15/04;F16F15/06 |
代理公司: | 常德天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45 | 代理人: | 刘红祥 |
地址: | 415799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锂电池 保护性 减震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载锂电池的保护性减震机构。其包括固定支撑机构、减震机构和设置在减震机构顶部的顶盖所述固定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设有减震机构。本发明中复位弹簧形变产生的弹力带动连接杆沿活动孔向下滑动,并使卡接盘与移动盘卡接配合,然后对其进行固定,使减震内杆与减震外管之间的距离缩短,从而通过收纳槽对缩短后的减震内杆和减震外管进行收纳,从而减少减震装置与灰尘的接触面积,降低灰尘落在减震装置上的可能性,从而解决了减震装置防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载锂电池的保护性减震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很多电动汽车都采用锂电池进行续航,一般将锂电池直接放入电池盒内,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而且一般的汽车都会带有一定的减震机构,防止汽车颠簸对锂电池造成损伤,但一般的减震机构都暴露在外部,很容易落灰,灰尘落入后会大大缩减减震机构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锂电池的保护性减震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车载锂电池的保护性减震机构,包括固定支撑机构、减震机构和设置在减震机构顶部的顶盖,所述固定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设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至少包括:
减震座,所述减震座设有四个,四个所述减震座分别设置在支撑座顶部的四周,四个所述减震座与支撑座固定连接,且四个所述减震座之间形成顶部镂空的“方形”凹槽,所述减震座内侧壁靠近四个拐角的位置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外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和收纳槽之间开设有内滑槽,所述固定槽的外侧开设有外滑槽,所述固定槽的顶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顶部对称开设有活动孔,所述活动孔贯穿减震座的顶壁;
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设置在收纳槽内,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减震外管,所述减震外管与收纳槽的内壁固定连接,减震外管靠近内侧的一端设有法兰盘,减震外管通过螺栓与法兰盘配合与收纳槽内壁连接固定,所述减震外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减震内杆,所述减震内杆与减震外管之间的空腔内设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减震外管内壁和减震内杆固定连接;
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活动架,所述活动架设置在活动槽内,且所述活动架与活动槽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架的顶部对称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活动孔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顶部设有手提握把,所述手提握把为开口朝下的“U”形结构,所述手提握把底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底端与减震座的顶壁固定连接;
拉动装置,所述拉动装置包括拉动杆,所述拉动杆设置在减震内杆的外侧,且所述拉动杆与减震内杆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外管与拉动杆相交的位置开设有滑孔,所述拉动杆与滑孔、内滑槽以及外滑槽均为滑动连接;
移动盘,所述移动盘设置在固定槽内,且所述移动盘与拉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移动盘为“锥形”结构,所述活动架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卡接盘,所述卡接盘为半圆的“锥形”结构,所述卡接盘与移动盘相锲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座顶部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设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与缓冲槽滑动连接,所述缓冲板底部的四个拐角处设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内部设有限位杆,缓冲槽对应限位杆的位置开设有与其进行滑动连接的限位槽,从而通过限位杆和限位槽配合对缓冲弹簧进行限位,避免其发生扭曲现象。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座顶部位于缓冲槽周围的位置设有定位框,所述缓冲板顶部的四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顶面与缓冲板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座的四个拐角处活动连接有安装螺栓,所述安装螺栓的顶部周围设有防护圈,所述防护圈与支撑座固定连接,且所述防护圈的外部螺纹连接有防护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宝特瑞能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宝特瑞能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77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