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产保存运输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39179.8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4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郭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三华 |
主分类号: | A01K63/02 | 分类号: | A01K63/02;A01K63/04;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宽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9 | 代理人: | 廖秀玲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产 保存 运输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产保存运输装置,其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端铰接连接有顶盖,所述箱体内设有内箱,所述内箱侧壁与所述箱体侧壁之间连接有多个减震装置,所述顶盖内设有调节装置,所述内箱内设有安放装置,所述箱体两侧均设有与所述顶盖相适配的卡扣,通过内置设备对运输环境进行调节,便于运输,通过分隔安防槽放置,能够有效避免水产品之间重叠,且还可同时运输不同种类的水产品,通过减震装置有效减轻运输时产生的颠簸,避免水产品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水产保存运输装置,属于水产运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鱼虾类等水产、海产在运输时,除冰冻状态外,更多的也会采取活体运输的方式,活水产的生存,是依赖氧气的,所以需要间断性或持续性的为其供氧,才能保障鱼虾等水产的鲜活,目前,鲜活水产通常采用运输箱加水的有水运输方式在异地之间进行流通运输,而为保证鲜活水产的经济效益,通常会在水产运输的过程中向水中进行增氧以提高鲜活水产的存活率。
现在的运输箱多采用外部增氧设备向供气管通入氧气进行供养,运输时占用空间较大,不易于运输;在运输过程中,为了保持水产品的新鲜,需要在运输箱内加水,使得水产品存活,但是由于水的流动性较强,从而在颠簸时,产生的震动也较大,容易导致箱内如螃蟹这类海产品因颠簸而断肢,影响卖相,造成商家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产保存运输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产保存运输装置,其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端铰接连接有顶盖,所述箱体内设有内箱,所述内箱侧壁与所述箱体侧壁之间连接有多个减震装置,所述顶盖内设有调节装置,所述内箱内设有安放装置,所述箱体两侧均设有与所述顶盖相适配的卡扣。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装置由加热器、制冷器、增氧器以及电源组成,所述加热器、制冷器、增氧器和电源依次固定安装于所述顶盖内侧面,所述电源分别为加热器、制冷器和增氧器提供动力,所述加热器和制冷器上设有导温管,所述顶盖顶端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加热器、制冷器、增氧器和电源电连接,所述增氧器上连通有气管,所述气管延伸至内箱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安放装置由多个安装杆和多个安放槽,各个所述安装杆分布安装于内箱底端,所述安放槽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安放槽各角上均设有套筒,各个所述套筒与各个所述安装杆可滑动地套接连接,所述凹槽用于气管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装置由固定块、滑杆和支座组成,所述支座安装于所述箱体底端,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内箱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杆一端与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座滑动连接,所述滑杆上套设有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内箱底端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贯穿所述箱体并延伸至所述箱体外部且所述排水管上设有球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运输箱结构简单,摒弃了传统的通过外部设备进行增氧的方式,通过内置设备对运输环境进行调节,便于运输,通过分隔安防槽放置,能够有效避免水产品之间重叠,且还可同时运输不同种类的水产品,通过减震装置有效减轻运输时产生的颠簸,避免水产品损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水产保存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水产保存运输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水产保存运输装置的安防装置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三华,未经郭三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91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