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载EBV-LMP2 mRNA的核-壳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39305.X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15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彭星辰;陈美婉;宋相容;魏于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9/245 | 分类号: | A61K39/245;A61K9/51;A61K47/34;A61P31/22;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盛汇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8 | 代理人: | 周敏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ebv lmp2 mrna 纳米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载EBV‑LMP2 mRNA的核‑壳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抗癌治疗效果好、毒副作用小的载EBV‑LMP2 mRNA的核‑壳纳米复合物,它是以载有EBV‑LMP2 mRNA为原料,与载体结合后,可有效递送至细胞内表达相应的蛋白进而激发免疫治疗的效果,对EBV病毒引起的疾病的治疗效果明显,为临床有效应用EBV‑LMP2 mRNA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载EBV-LMP2 mRNA的核-壳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数据,2018年,鼻咽癌新发病例约为12.9万例,占2018年全部确诊病例的0.7%。然而,其全球分布极不平衡,在东亚和东南亚尤为普遍,占新发病例的70%以上。男性鼻咽癌发病率高于女性,2015年中国鼻咽癌发病率比例约为2.5。鼻咽癌以其独特的地理分布为特征,鼻咽癌在生物学、流行病学、组织学、自然史以及治疗反应等方面均不同于其他头颈癌,因而鼻咽癌的治疗有其特殊性。这些发现表明,遗传、种族和环境因素的结合可能会影响鼻咽癌的发病机制。
放疗是目前治疗鼻咽癌的主要手段,也是未播散的鼻咽癌治疗的基本方式。由于鼻咽部解剖的特殊性,手术不适用于鼻咽癌的初治。但放疗对机体的非特异性损伤巨大。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是鼻咽癌治疗失败的两个原因。因此,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迫切需要寻找新的综合治疗手段,近几十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肿瘤免疫学的研究进展,使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提高患者细胞免疫,预防鼻咽癌复发和转移并作为传统治疗方法的补充,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在恶性肿瘤中病毒性抗原是最具有免疫原性的分子,并且是保护性肿瘤免疫中最具显著意义的肿瘤抗原,EB病毒作为疱疹病毒科成员,是第一个被发现的与人类肿瘤有关的病毒。现已明确EB病毒是导致鼻咽癌、淋巴瘤及免疫抑制后淋巴瘤的主要病因之一。EB病毒表达的潜在膜蛋白LMP1、LMP2发挥多重致瘤作用,可通过激活多重信号转导以及调控各种致肿瘤基因的表达发挥作用。在治疗性疫苗方面,EBV核抗原 EBNA1、潜伏膜抗原LMP1和LMP2是主要的治疗靶点。
LMP2是鼻咽癌等EB病毒相关肿瘤的组织中持续表达的病毒蛋白之一,并且不引起B淋巴细胞转化,体内外研究已证明EB病毒LMP2基因可很好的诱导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因此,LMP2成为在诱导EB病毒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预防和治疗相关肿瘤的良好靶抗原。为引发针对LMP2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就必须首先选择一个适合治疗应用的LMP2表达系统。
目前针对LMP2的疫苗,只有多肽、DNA疫苗及CTL细胞治疗处于临床研究阶段,而mRNA疫苗未见文献报导。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EBV病毒引起的各类疾病的载EBV-LMP2 mRNA的核-壳纳米粒,该核-壳纳米粒能有效递送EBV-LMP2 mRNA到细胞内表达相应的蛋白,激发相关免疫,发挥免疫治疗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载EBV-LMP2 mRNA的核-壳纳米粒,其特征在于,它是由载有表达EBV-LMP2mRNA与核-壳纳米粒形成的纳米复合物;其中,核-壳纳米粒中纳米粒和脂质的质量比为0.1~5∶1。
优选的,所述的载EBV-LMP2 mRNA的核-壳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核-壳纳米粒中纳米粒和脂质的质量比为0.5~3∶1。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载EBV-LMP2 mRNA的核-壳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核-壳纳米粒中纳米粒和脂质的质量比为1~2.5∶1。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载EBV-LMP2 mRNA的核-壳纳米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核-壳纳米粒具有粒径均一、包封率高、稳定性好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93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板翘曲改良的注塑烘烤工艺
- 下一篇:一种无土栽培用蔬菜与小龙虾共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