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放大的自发辐射和抑制寄生振荡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39458.4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37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敏;冯曦;沈本剑;陶汝茂;刘玙;黄珊;宋华青;吴文杰;谢亮华;李昊坤;张春;王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H01S3/08 | 分类号: | H01S3/08 |
代理公司: | 成都东恒知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304 | 代理人: | 何健雄;廖祥文 |
地址: | 6219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放大 自发辐射 抑制 寄生 振荡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控制放大的自发辐射和抑制寄生振荡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用于产生输出主激光的管状激光增益区,在所述管状激光增益区的内壁或者外壁或者内外壁上制作有光学超表面,所述光学超表面能够对角向放大的ASE光引入一定的倾斜相位,等效改变角向ASE光入射到所述管状激光增益区壁面的入射角,从而破坏角向ASE光在所述管状激光增益区内的全内反射条件,避免产生角向寄生振荡;
还包括管状端帽,所述管状端帽和管状激光增益区的内外壁为光学圆柱面,纵向主激光以全内反射路径传输,不受管状激光增益区光学超表面的影响。
2.一种控制放大的自发辐射和抑制寄生振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管状激光增益区的内壁或者外壁或者内外壁上制作一层光学超表面;
角向ASE光入射到所述管状激光增益区内外壁,经过所述光学超表等效改变角向ASE光入射角,从而破坏了角向ASE光在所述管状激光增益区内的全内反射条件,避免产生角向寄生振荡;
在所述管状激光增益区的两端设置有管状端帽,所述管状端帽的内外壁为光学圆柱面,管状端帽和管状激光增益区的内外壁可实现纵向主激光光束的全内反射,不受管状激光增益区光学超表面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945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