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钢渣制备的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239661.1 申请日: 2020-11-09
公开(公告)号: CN112374811A 公开(公告)日: 2021-02-19
发明(设计)人: 王林;赵玉静;黄华;叶雁飞;韦江雄;吴子奇 申请(专利权)人: 湛江宝钢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宝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C04B28/00 分类号: C04B28/00;C04B18/14
代理公司: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代理人: 巩克栋
地址: 524022 广东省湛江市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简镇宝钢湛***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利用 钢渣 制备 透水 混凝土 及其 方法 用途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钢渣制备的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以质量份计,所述透水混凝土包括:钢渣粉10‑20份,钢渣骨料70‑90份,激发剂1‑3份,外加剂0.1‑0.5份,水2‑8份,按照质量份配比称取原料,混合均匀后浇注模具中,经养护制得所述透水混凝土。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以水泥和砂石骨料作为主要原材料的透水混凝土,本发明所述透水混凝土将钢渣粉作为水硬性胶凝材料代替水泥,将钢渣骨料代替砂石骨料,不仅可以实现钢渣的资源化利用,保护环境,还具有密度高、抗浮能力强、透水系数高、强度高等优点,适用于海工工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废综合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钢渣制备的透水混 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城市的地表逐渐被钢筋混凝土覆盖,不透水路面 阻碍了地上水和地下水的循环,造成瞬时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和地下水的枯竭。 因此,在2012年4月的《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中,首次提出了 “海绵城市”概念。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 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如下雨时能瞬间吸水、蓄水、渗水和净水, 在干燥时能将水分释放,也就是能平衡水资源,防止出现内涝或者旱灾。

透水混凝土又称多孔混凝土、无砂混凝土、透水地坪,起初是由欧美、日 本等国家针对原城市道路的路面的缺陷开发使用的。透水混凝土具有排水透水、 降噪吸尘等功能,可有效实现降水的排泄与水质净化,缓解城市内涝问题,防 止地下水位下降,调节温湿变化,减缓城市的“热岛效应”。因此,透水混凝 土成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工程建设项目被要求使用透 水混凝土。目前,透水混凝土采用砂石骨料和水泥作为主要原材料进行制备, 在水的浮力作用下长期浸泡,极易导致透水混凝土开裂的问题,严重影响透水 混凝土的质量和耐久性。

钢渣是炼钢过程中的一种废渣,主要包括由生铁中的硅、锰、磷、硫等杂 质在熔炼过程中氧化而成的各种氧化物,以及这些氧化物与溶剂反应生成的盐 类。由于钢渣至今未能得到有效利用,致使大量钢渣占用土地并污染环境,然 而钢渣并非不可用固体废弃物,其中含有大量的渣钢、氧化钙、铁以及氧化镁 等可利用组分,因此,钢渣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些利用钢渣制备透水混凝土的技术方案,例如 CN104003666A公开了一种高早期强度的钢渣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所述钢渣透水混凝土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水泥10-17份,钢渣微 粉1-5份,钢渣骨料65-82份,黄砂或石子0-10份,水4-6份。所述钢渣透水混 凝土使用水泥、水、钢渣微粉、钢渣骨料制备混凝土,亦可加入少量黄砂、石 子作为骨料,在3d内即可形成很高的抗压强度,方便透水路面系统工程的后续 施工。

CN106478003A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级再生骨料的耐久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 方法,所述耐久透水混凝土包括天然骨料、再生骨料、矿物质、水泥、黏合剂、 增强剂和减水剂,所述天然骨料为卵石和碎石,所述再生骨料为废弃混凝土和 废弃砖,所述矿物质为工业垃圾矿渣和钢渣,所述水泥为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所述黏合剂为硅灰和聚环氧乙烷,所述增强剂为聚丙烯纤维。所述耐久透水混 凝土同时使用了废弃混凝土、废弃砖、工业垃圾矿渣以及钢渣,提高了固体废 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率。

CN110143796A公开了一种掺钢渣骨料再生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所述透 水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水119-156份,水泥334-471份,粉煤灰37-147 份,再生骨料1074-1098份,钢渣488-508份。所述透水混凝土将钢渣作为骨料 替代部分的再生骨料掺入再生透水混凝土中制成掺钢渣骨料再生透水混凝土, 变废为宝,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湛江宝钢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宝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未经湛江宝钢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宝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96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