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底坑家用电梯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39764.8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7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明;朱小云;车超超;丁明芳;李少弘;焦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奔速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7/02 | 分类号: | B66B7/02;B66B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6 | 代理人: | 吴绍群 |
地址: | 2711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底坑 家用 电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底坑家用电梯,包括具有门体的轿厢和设置于轿厢两侧的T型导轨,轿厢的侧壁设置有导靴,导靴与T型导轨相配合,以使轿厢能够沿T型导轨上下运动,T型导轨包括导向部和固定部,导向部与固定部相互垂直,且导向部能够与导靴相配合,固定部的两端分别与楼顶和地面相连接;导靴包括导靴座和设置于导靴座的靴衬,靴衬包括位于导向部一侧的动态导向件和位于导向部另一侧的静态导向件,动态导向件与导向部之间滚动配合,静态导向件与导向部之间滑动配合,且动态导向件位于靠近门体一侧,静态导向件位于远离门体一侧。这种结构能够保持电梯以一个较为平稳的速度运行,从而间接提升家用电梯的承载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底坑家用电梯。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的住宅形式向高层楼房、别墅的趋势发展。在高层楼房的建设过程中,会单独设计电梯井道,大多使用曳引式电梯,具有相对完善独立的控制及运行系统,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相对成熟;而在别墅这类低层建筑中,别墅的层高一般设计为两层或三层,大多数别墅中不会设计电梯,而且因为曳引式电梯的整套设备结构复杂,需要配备井道,会占用很大空间,考虑到占用空间问题和曳引式电梯的造价问题,大多数别墅中都没有安装电梯,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大,老年人居住在别墅中靠楼梯上下楼很不方便,而且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市场上对小型家用电梯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现有技术中小型的家用电梯一般是在楼层之间设置一种无井道式的立式导轨,室内电梯的驱动装置随着室内电梯的轿厢一起运动。具体地,导轨通常与设置于所述轿厢的导靴相配合,以实现轿厢的上下运动。这种滑动结构中的导靴通常为滑块,导轨与滑块之间具有较大的摩擦力,并且由于小型家用电梯的驱动装置通常功率较小。当电梯承载的质量较大时,无疑会增加驱动装置的运转负荷,严重地甚至导致电梯无法正常工作。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地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底坑家用电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底坑家用电梯,包括具有门体的轿厢和设置于所述轿厢两侧的T型导轨,所述轿厢的侧壁设置有导靴,所述导靴与所述T型导轨相配合,以使所述轿厢能够沿所述T型导轨上下运动,所述T型导轨包括导向部和固定部,所述导向部与所述固定部相互垂直,且所述导向部能够与所述导靴相配合,所述固定部的两端分别与楼顶和地面相连接;所述导靴包括导靴座和设置于所述导靴座的靴衬,所述靴衬包括位于所述导向部一侧的动态导向件和位于所述导向部另一侧的静态导向件,所述动态导向件与所述导向部之间滚动配合,所述静态导向件与所述导向部之间滑动配合,且所述动态导向件位于靠近所述门体一侧,所述静态导向件位于远离所述门体一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向部包括用于供所述轿厢滑动的滑动段以及缓冲段,所述缓冲段连接至所述滑动段背离所述轿厢一侧,所述缓冲段的宽度小于所述滑动段的宽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部向中部凸起形成缓冲面,所述缓冲段设置于所述缓冲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滑动段与所述缓冲段连接处形成过渡圆角。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设置于所述T型导轨外侧的防护罩。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动态导向件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导轮,且相邻两个所述导轮之间具有间隙。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静态导向件为滑块,所述滑块包括支撑部和与所述导向部相配合的卡接部,且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动态导向件之间形成有供所述T型导轨和所述导靴发生相对运动的移动通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动态导向件与所述导向部相接触的部分呈周期变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奔速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奔速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97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