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网AGC、电厂AGC及一次调频配合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40329.7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30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涂勇;陈自然;黄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48 | 分类号: | H02J3/48;H02J3/2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吴思高 |
地址: | 44300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网 agc 电厂 一次 调频 配合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电网AGC、电厂AGC及一次调频配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调速器程序中,采用电厂AGC与一次调频配合控制方法,将大/小网功率模式一次调频闭锁有功设定取消,采用一次调频与AGC、监控调节叠加方式,即调速器功率调节目标功率=监控有功功率设定值+一次调频动作量;
步骤二:在机组LCU程序中删除原有“一次调频动作闭锁有功脉冲调节”和“一次调频动作复归30s内闭锁有功脉冲调节”功能;
步骤三:在机组LCU程序中,采用电厂AGC与一次调频配合控制方法;开度模式下,当有功设定值有变化,即有新的功给命令,“一次调频优先”状态位复位,此时LCU实时下发脉宽调节指令;待一次调频复归且|有功设定-有功反馈|<调节死区条件保持3s后,“一次调频优先”状态位置位,此时一次调频动作优先,即若一次调频动作则闭锁功率脉冲,直到一次调频动作信号复归保持5s后,才取消功率脉冲闭锁;
步骤四:在监控系统AGC程序中,采用电网AGC与电厂AGC配合控制方法,增加“负荷反向调节闭锁”功能,持续判断电网功率下发命令区,收到命令后判断母线频率偏差,当母线频率偏差绝对值低于阈值时,接收电网AGC下发的设定值,并计算分配至机组;当母线频率正偏差高于阈值时,电网AGC下发的新设定值高于原设定值,屏蔽电网AGC下发的新设定值,维持当前设定值不变,并产生报警信号“负荷反向调节闭锁”;当母线频率负偏差高于阈值时,电网AGC下发的新设定值低于原设定值,屏蔽电网AGC下发的新设定值,维持当前设定值不变,并产生报警信号“负荷反向调节闭锁”;
所述电厂AGC与一次调频配合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①:监控系统的控制器检测监控系统是否为功率模式,若是,则采取一次调频与电厂AGC叠加方式,即调速器功率调节目标功率=电厂AGC设定值+一次调频动作量,并返回继续检测;若否,则进入步骤②;
步骤②:监控系统的控制器检测监控系统是否为开度模式,若是,进入步骤③;若否,采用频率模式策略;
步骤③:监控系统的控制器检测一次调频复归,且|电厂AGC设定值-机组有功|小于调节死区是否保持t1时长,若是,则“一次调频优先”状态位置位为1,进入步骤④;若否,则“一次调频优先”状态位复位为0,进入步骤④;
步骤④:监控系统的控制器检测电厂AGC是否下发新设定值,若是,则“一次调频优先”状态位复位为0,进入步骤⑤;若否,进入步骤⑤;
步骤⑤:监控系统的控制器检测一次调频优先状态位是否为1,若是,则进入步骤⑥;若否,则LCU实时下发开度脉冲调节指令,不闭锁开度脉冲调节指令,返回步骤①;
步骤⑥:监控系统的控制器检测一次调频是否动作,若是,闭锁开度脉冲调节指令,返回步骤①;若否,则进入步骤⑦;
步骤⑦:监控系统的控制器检测一次调频复归是否保持t2时长,若是,则LCU实时下发开度脉冲调节指令,不闭锁开度脉冲调节指令,返回步骤①;若否,闭锁开度脉冲调节指令,返回步骤①;
所述电网AGC与电厂AGC配合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监控系统的控制器检测监控系统是否投入负荷反向调节闭锁功能,若是,进入步骤2;否则返回重新继续检测;
步骤2:电网AGC是否下发新设定值,若是,进入步骤3;否则返回步骤1;
步骤3:若母线频率偏差绝对值低于阈值,则电厂AGC接收电网AGC下发的新设定值,并计算分配至机组,返回步骤1;否则,进入步骤4;
步骤4:若母线频率正偏差绝对值高于阈值,且电网AGC下发的新设定值高于原设定值,则屏蔽电网AGC下发的新设定值,电厂AGC维持当前设定值不变,并产生报警信号“负荷反向调节闭锁”;否则,进入步骤5;
步骤5:若母线频率负偏差绝对值高于阈值,且电网AGC下发的新设定值低于原设定值,则屏蔽电网AGC下发的新设定值,电厂AGC维持当前设定值不变,并产生报警信号“负荷反向调节闭锁”;否则,电厂AGC接收电网AGC下发的新设定值,并计算分配至机组,返回步骤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032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