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感官感知进行智能诊断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40552.1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7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于洋;韩振龙;梁志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明略人工智能(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535 | 分类号: | G06F16/9535;G06K9/62;G16H10/60;G16H50/70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赵燕 |
地址: | 200030 上海市徐汇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感官 感知 进行 智能 诊断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感官感知进行智能诊断的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病患的病情数据信息,建立用户画像,并将所述病情数据信息上传;对所述病情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生成诊断结果与用药信息,并将所述诊断结果和所述用药信息推送给所述病患;所述病患根据所述诊断结果和所述用药信息生成药品清单进行下单购买。通过本申请,可对病患用药进行合理推荐,实现诊断自动化,提高诊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诊断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感官感知进行智能诊断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生活压力也在不断加大,从而诱发了很多常见的疾病。现在当人们的自然健康状况出现问题时,往往因为工作的繁忙,医院等待时间长,医生的缺少使得病患往往不能快速治疗。所以当前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为困扰人们生活的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并同时也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看病难的问题指人们无法方便快捷的获取基本医疗服务,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并且短缺,有门路的小病也可以找专家,住医院,没门路的大病也迟迟不能入院。
目前机器人技术研究不断发展,医疗方面也实现了自动化问诊。生活中可常见自动售药机等自动售药终端,自动售药终端可全天候进行工作,为人们买药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但是现有的自动售药终端大都是独立个体,其只能管理其自身的储量与药品信息数据,这种自动售药终端不够实现智能问诊,也无法根据需求更新药品种类。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感官感知进行智能诊断的方法,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主观因素影响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感官感知进行智能诊断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步骤:采集病患的病情数据信息,建立用户画像,并将所述病情数据信息上传;
分析步骤:对所述病情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生成诊断结果与用药信息,并将所述诊断结果和所述用药信息推送给所述病患;
病患购药步骤:所述病患根据所述诊断结果和所述用药信息生成药品清单进行下单购买。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采集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疾病设置步骤:设置疾病类别,并添加对应于所述疾病分类的检测项目;
疾病选择步骤:所述病患根据自身病情选择相应的所述疾病类别;
检测项目显示步骤:根据所述病患选择显示对应于所述疾病类别的所述检测项目;
检测项目录入步骤:所述病患完成所述检测项目信息录入,生成所述病情数据信息并上传。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析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数据分析步骤:对所述病情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将所述病情数据信息与同类病症的药品数据进行关联,获取关联信息;
诊断生成步骤:根据所述关联信息生成所述诊断结果与所述用药信息,并将所述诊断结果和所述用药信息推送给所述病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项目录入步骤中所述病患可对所述检测项目进行增删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病患购药步骤中可对所述药品清单进行增删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病患购药步骤还包括将所述增删处理后的药品清单派送到药店。
基于相同发明思想,本发明还基于任一项发明创造所揭示的基于感官感知进行智能诊断的方法,揭示了一种基于感官感知进行智能诊断的系统,
所述基于感官感知进行智能诊断的系统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明略人工智能(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明略人工智能(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05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