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水分流池、选矿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处理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40875.0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03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薛国平;赵目军;吕洪彬;景兆凯;赵建粮;范志勇;程建强;杨战士;王盼盼;郭辰光;任胜伟;郝学峰;杜朝波;黄靖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环境调查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郑州盈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96 | 代理人: | 张晓辉;樊羿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水 分流 选矿 工业废水 循环 利用 处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水分流池、选矿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处理系统及方法,旨在解决矿山选矿工业用水未能实现充分的循环利用的技术问题。该集水分流池水平横截面呈椭圆形,由上至下包括清水、废水、矿泥分流层及屋脊状池底,在池体椭圆长轴端设有废水进口,另一端由上至下设有清水溢出口、污水排放口和排泥口。利用集水分流池将工业废水进行有效分流,并与景观用水系统有机融合,既维持了工矿企业正常生产,避免工业废水排放污染环境,又节约了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更增加了景观美化环境的效果;有效解决了工业废水里循环途径长,循环途径占地面积的问题,同时解决了景观水的循环不充分和排水资源浪费问题,提高了水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水分流池、选矿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水是地球生物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水资源是维系地球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水资源是目前全世界最宝贵的资源,水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地区分布极不平衡。对于矿山企业来说,水是选矿工艺中的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也是美化矿区环境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由于水资源利用的不科学,导致很多地区出现了水质污染、环境恶化、资源浪费等现象。尤其是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日趋匮乏和水质污染的问题日渐突出,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水资源科学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支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目前,矿山选矿工业用水一般多是使用后将废水向河流排放,或是兴建大型污水处理设施集中处理,部分实现了循环利用。
在当前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和清洁生产的情况下,急需要一种可以满足处理净化效果、循环利用水资源、提高水利用效率、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的综合利用设施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选集水分流池、矿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处理系统及方法,旨在解决矿山选矿工业用水未能实现充分的循环利用的技术问题。
发明人在长期的实践研究中发现,当前的人造水景观(如跌水、喷泉、荷花池、鱼塘等)的用水则是另外的系统(末端后要么直接排放进下水道或河流,造成浪费资源,要么缺少有效循环,形成一潭死水,环境美化效果差强人意),与工业用水循环系统相互独立;而另一方面,由于工业废水处理一般需要经过物理处理、生物处理等环节,导致工业用水的废水处理路径较长,循环耗时间长,且要不断地补充水,水资源利用率不高,废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大,浪费土地资源。
由鉴于此,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将矿山选矿工业废水进行有效分流,并将废水处理循环系统与景观用水系统进行有效整合:
设计一种集水分流池,包括池本体,该池本体横截面呈椭圆形,其池底沿椭圆长轴线隆起为屋脊状;所述池本体由上至下包括清水分流层、废水分流层及矿泥分流层;在所述池本体椭圆长轴一端的池壁中、上位置处设有废水进口,另一端部池壁上则由上至下设置有依次对应于清水分流层、废水分流层及矿泥分流层的清水溢出口、污水排放口和排泥口;所述清水溢出口至少有3个,呈放射状分布于池壁上。
所述清水溢出口包括4~5个,呈放射状均匀布设于池本体出水端的池壁上,且位于正常水位线下方0.8~1.2m,保证清水以溢流方式排出。
在所述清水溢水口上设有格栅及滤水网,滤水网一般采用80~100目尼龙滤水网(根据需要可增加层数)。
所述排泥口包括两个,分布于屋脊状池底两侧最低位置处。
设计一种选矿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处理系统,包括串联或/和并联的:
所述集水分流池,用以将选矿尾水分流为清水、污水、矿泥;
景观式植物水处理设施,用于接收来自于所述集水分流池的污水并进行一级净化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环境调查院,未经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环境调查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08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多滚轮式爬楼扫地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