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井缆控分层监测与智能配产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41161.1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61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闫绅;刘全全;王昆剑;杨喜;左凯;孔学云;刘玉立;齐海涛;李宝龙;陈璐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14 | 分类号: | E21B43/14;E21B34/06;E21B34/16;E21B47/00;E21B47/06;E21B47/07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睿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51 | 代理人: | 王融生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井 分层 监测 智能 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油井缆控分层监测与智能配产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分层生产滑套、地面防爆控制箱、过电缆封隔器和控制电缆,分层生产滑套和过电缆封隔器间隔设置,过电缆封隔器将分层生产滑套封隔成各自的层段,以实现分层的目的,分层生产滑套通过控制电缆与地面防爆控制箱相连。本发明能够定时监测并存储井下液体流动数据,缆控智能生产滑套的最大特点是双流量计、双电机驱动、双阀芯阀座系统,能够彻底避免由于一个电机损坏或者流量增大,而导致的不能准确测量井下产量实际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油井分层智能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油井缆控分层监测与智能配产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开发技术的进步,对分层生产滑套的需求比例越来越大。由于受到如生产状况、操作成本、作业周期等各种因素的限制,传统生产工艺技术越来越不能满足分层生产的工作需要。采用油井分层生产技术,能有效的改善生产开发效果。研究多层生产方案,开发油井分层生产产品,可以为进一步选择合理,高效的采油工艺措施提供依据。
配产量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了生产效果的好坏,因此针对高精度,高可靠性的井下智能生产系统进行了开发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受到生产状况、操作成本、作业周期等各种因素的限制,传统生产工艺技术越来越不能满足分层生产的工作需要,提供了一种油井缆控分层监测与智能配产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能够定时监测并存储井下液体流动数据,缆控智能生产滑套的最大特点是双流量计、双电机驱动、双阀芯阀座系统,能够彻底避免由于一个电机损坏或者流量增大,而导致的不能准确测量井下产量实际数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油井缆控分层监测与智能配产系统,包括分层生产滑套、地面防爆控制箱、过电缆封隔器和控制电缆,所述分层生产滑套和所述过电缆封隔器间隔设置,过电缆封隔器将分层生产滑套封隔成各自的层段,以实现分层的目的,所述分层生产滑套通过所述控制电缆与所述地面防爆控制箱相连;
所述分层生产滑套包括上接头、中心管、外层管和下接头,所述外层管套接在所述中心管的外层,在所述外层管的首端内壁和所述中心管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封堵,在所述封堵下方的所述外层管的内壁和所述中心管的外壁之间形成一过渡腔体,在所述过渡腔体的下方的所述外层管的内壁和所述中心管的外壁之间形成一电路板腔体,在所述电路板腔体内设置有电气元件模块,电气元件模块用于控制分层生产滑套的监测井下压力、温度、流量的功能,在所述电路板腔体的下方的所述外层管的内壁和所述中心管的外壁之间形成一轴系腔体,在所述轴系腔体内设置有双电机驱动模块,双电机驱动模块用于驱动双阀芯阀座模块,控制阀芯开关,进而控制流量测量模块的流量调节和监测,在所述轴系腔体的下方的所述外层管的内壁和所述中心管的外壁之间安装所述阀体防转螺母,在所述阀体防转螺母的下方设置有阀座中心管承载,在所述阀座中心管承载的下方的所述外层管的内壁和所述中心管的外壁之间设置有流量测量模块,所述上接头和所述下接头分别安装在所述中心管的首尾两端。
在所述中心管的首端外壁上套接有上端顶套,所述上端顶套通过上端锁母与所述上接头相连。
所述电气元件模块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测定中心管内的压力,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测定中心管外的压力。
油井缆控分层监测与智能配产系统的使用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步骤1,下井作业过程中,首先,将分层生产滑套随电缆封隔器下入到井下相应的位置,在生产过程中,完成分层生产滑套的生产调配功能,当需更改层段配产参数时,地面防爆控制箱通过控制电缆直接控制分层生产滑套的阀芯开关调节流量目标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11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烫边机
- 下一篇:不锈钢床架弹性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