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数字化检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41702.0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8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马伟涛;张撷秋;杨世航;杜磊;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二郎神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G01M17/02;G01D21/02;G01B11/24;G01B11/22;G01N21/8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任志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数字化 检测 设备 | ||
1.一种汽车数字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容纳装置(1)、底盘扫描装置(101)、轮胎测量装置(102)和车壳图像获取装置(103);其中,
所述检测容纳装置(1),内部中空设置,一侧侧壁上开设有检测门(11),待检测的汽车从所述检测门(11)驶入检测容纳装置(1)内;
所述底盘扫描装置(101),设置于所述检测容纳装置(1)内,位于汽车的行驶方向上,用于获取驶过的汽车的底盘图像;
所述轮胎测量装置(102),设置于所述检测容纳装置(1)内,位于汽车的行驶方向上,用于获取汽车轮胎的胎面花纹轮廓图像,并将胎面花纹轮廓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来得到胎面花纹的深度数据;
所述车壳图像获取装置(103),设置于所述检测容纳装置(1)内,用于获取汽车的车壳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到的一种汽车数字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扫描装置(101)包括扫描支撑装置(2)、第一检测装置(201)、照明装置(202)、第一图像采集装置(203)和第一控制处理装置(204);其中,
所述扫描支撑装置(2),内部中空设置,顶壁设置有可视窗(21),用于在行驶或静止的汽车的底盘与所述可视窗(21)正对时,通过所述可视窗(21)获取汽车的底盘图像;
所述第一检测装置(201),设置于所述扫描支撑装置(2)上,用于检测所述可视窗(21)是否有汽车底盘靠近而发出扫描开始信号;
所述照明装置(202),设置于所述扫描支撑装置(2)上,用于向驶过的汽车的底盘发射照明光束;
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装置(203),设置于扫描支撑装置(2)内,用于采集与所述可视窗(21)正对的汽车的底盘图像,并将底盘图像发送给控制处理装置;
所述第一控制处理装置(204),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201)发送的扫描开始信号,并控制照明装置(202)和第一图像采集装置(203)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数字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测量装置(102)包括测量支撑装置(5)、第二检测装置(301)、第二图像采集装置(302)和第二控制处理装置(303);其中,
所述测量支撑装置(5),内部中空设置,顶壁上开设有测量口(51),用于在轮胎行驶经过所述测量口(51)时,通过所述测量口(51)获取经过的轮胎的胎面图像;
所述第二检测装置(301),用于检测所述测量口(51)是否有轮胎靠近而发出开始测量信号;
所述第二图像采集装置(302),用于采集经过所述测量口(51)的轮胎的胎面花纹轮廓图像,并将胎面花纹轮廓图像发送给控制处理装置;
所述第二控制处理装置(303),用于响应于第二检测装置(301)发出的开始测量信号,并控制第二图像采集装置(302)工作,以及用于对接收到的胎面花纹轮廓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来得到胎面花纹的深度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数字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壳图像获取装置(103)包括汽车旋转台(6)、第三检测装置(401)、第三图像采集装置(402)和第三控制处理装置(403);其中,
所述汽车旋转台(6),用于承载待检测的汽车;
所述第三检测装置(401),用于检测所述汽车旋转台(6)上是否承载有汽车而发出开始工作信号;
所述第三图像采集装置(402),用于采集所述汽车旋转台(6)上的汽车的车壳图像;
所述第三控制处理装置(403),用于响应于第三检测装置(401)发出的开始工作信号,并控制所述汽车旋转台(6)和第三图像采集装置(402)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数字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图像采集装置(402)包括设置于检测容纳装置(1)内部的多个第三照相机(14),多个所述第三照相机(14)的镜头朝向所述汽车旋转台(6),且多个所述第三照相机(14)与检测容纳装置(1)内底壁的垂直距离均不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二郎神视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二郎神视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170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