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爆碱锰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41865.9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1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水标;孙刚;王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野马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367 | 分类号: | H01M50/367;H01M50/186;H01M6/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敦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96 | 代理人: | 郭莹 |
地址: | 31520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爆 电池 | ||
一种防爆碱锰电池,包括正极结构、负极结构、隔膜;正极结构包括金属外壳和正极填料腔,负极结构包括负极集流体、负极填料腔以及负极底盖;正极填料腔和负极填料腔通过隔膜隔开,负极集流体设置在负极填料腔内且位于金属外壳的中轴处,负极底盖与金属外壳底部密封连接,负极结构还包括防爆结构,防爆结构包括金属隔片、密封圈、弹簧、密封垫,金属隔片紧贴设置在正极填料腔和负极填料腔下方,密封圈围绕负极集流体设置并与金属隔片紧密贴合,密封垫设置在负极底盖内表面并与负极底盖内表面密封连接,弹簧设置在密封垫与密封圈之间并上下两端分别与密封垫与密封圈固定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碱锰电池的防爆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爆碱锰电池。
背景技术
现有碱锰电池的封口结构包括负极底盖、负极集流体、金属外壳、密封圈和支撑垫片。这种封口结构中,负极底盖中心与负极集流体通过高温熔接工艺技术结合,密封圈中心的通孔与通孔内的集电体结合处采用特殊工艺技术进行配合,可以防止负极集流体中心柱爬碱和漏液。负极底盖的边缘处与金属外壳的顶端相贴合,支撑垫片不仅起到对负极底盖的挤压作用,同时由于现有金属外壳一般由冷轧钢带制作,强度有限,且负极底盖同样强度有限,支撑垫片同时还起到对负极底盖和金属壳体的支撑作用,使整个封口结构保持强度。
为了防止电池漏液,通常在端盖与电池外壳之间设有密封圈。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电池的温度过高或者过放电会在电池内部产生气体,导致内压增大,引发电池变形甚至发生爆炸。因此为了电池的使用安全,电池内通常会额外设有防爆结构。但增设的密封圈和防爆结构会影响到电池有效容积,导致电池存储电量减少。
一些碱锰电池封口结构在其负极底盖上开设有排气孔,用于连通电池内部和外界大气,虽然避免了电池发生整体爆炸的可能,但排气孔也很容易被灰尘堵塞,增大了电池爆炸和漏液的风险,因此此种设计亦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碱锰电池用密封圈,提高了碱锰电池的防爆能力,避免电池发生漏液,有效保证了电池容量,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爆碱锰电池,包括正极结构、负极结构、隔膜;其中,所述正极结构包括金属外壳和正极填料腔,所述金属外壳呈筒状;所述负极结构包括负极集流体、负极填料腔以及负极底盖;所述正极填料腔和所述负极填料腔通过隔膜隔开,所述负极集流体设置在所述负极填料腔内且位于金属外壳的中轴处,所述负极底盖与所述金属外壳底部密封连接,所述负极结构还包括防爆结构,所述防爆结构包括金属隔片、密封圈、弹簧、密封垫,所述金属隔片紧贴设置在所述正极填料腔和所述负极填料腔下方,所述密封圈围绕所述负极集流体设置并与所述金属隔片紧密贴合,所述密封垫设置在所述负极底盖内表面并与所述负极底盖内表面密封连接,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密封垫与所述密封圈之间并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密封垫与所述密封圈固定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圈、金属外壳处设置有向内凹的凹槽。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圈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凹形缺口。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密封垫之间设置有防爆腔,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防爆腔内。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垫与所述负极底盖上设置有贯穿所述密封垫和所述负极底盖的减震孔。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震孔采用广口式设计。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震孔的最小内径为0.4-8mm,最大内径为1.2-1.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野马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野马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18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