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环保取暖炉及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42067.8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1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少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绛县皓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5/02 | 分类号: | F24D15/02;F24H1/48;F24H9/02;F24H9/18;B23P15/26 |
代理公司: | 山东智达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03 | 代理人: | 吴贻秀 |
地址: | 044000 山西省运***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环保 暖炉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采暖炉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功能环保取暖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部安装有电加热器和燃烧器并加热设置在炉体内部的内水道内部的水;所述电加热器独立安装在炉体内部,进行独立加热内水道内部的水;所述炉体内部设置有呈盘绕状,并连通燃烧室的内烟道,内水道套设在内烟道上;利用燃烧器在燃烧室内部进行多种燃料燃烧,功能多,性能好,且可以充分燃烧甲醇燃料,并且燃烧室内部燃烧的烟气沿着呈盘绕状内烟道流动,并循环加热内水道内部的水,可以充分高效的加热内水道内部的水,热交换效率高,呈盘绕状内烟道可促进燃料燃烧充分,节能环保;本发明多功能环保取暖炉的制造方法,造价低,工艺简单,且制造后的成品占用空间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暖炉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功能环保取暖炉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采暖炉也叫取暖炉,是采暖锅炉的简称,属于民用生活锅炉的一种,主要是指能满足人们采暖需求的一种常压锅炉,属于民用热水锅炉的范畴。
采暖炉品种十分齐全,主要有电采暖炉、燃油燃气采暖炉、燃煤采暖炉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开始选择清洁、无污染的采暖产品,有燃气的地方选择燃气锅炉,没燃气的地方选择燃油锅炉或电锅炉采暖。
采暖炉按照燃料的不同可以分为电采暖锅炉、燃油采暖锅炉、燃气采暖锅炉、燃煤采暖锅炉等;按照锅炉是否承压可以分为常压采暖锅炉和承压采暖锅炉,以前高层建筑采暖主要选择承压热水采暖锅炉,由于水暖配件的增多和安装技术的提高,无论高层建筑还是低层建筑的取暖大都采用了常压热水锅炉来采暖。
现有的技术功能比较单一,只能使用一种燃料,比如:煤炭,木材;进而造成不环保。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技术功能比较单一,只能使用一种燃料,比如:煤炭,木材;进而造成不环保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环保取暖炉及制造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环保取暖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部安装有电加热器和燃烧器;利用所述燃烧器在炉体内部安装有的燃烧室的内部进行多种燃料燃烧,增加使用的范围,并加热设置在炉体内部的内水道内部的水;所述电加热器独立安装在炉体内部,利用电加热器进行独立加热内水道内部的水(具体是在燃烧器内部的燃料用完后);
所述炉体内部设置有呈盘绕状,并连通燃烧室的内烟道,内水道套设在内烟道上;而燃烧室内部燃烧的烟气沿着呈盘绕状内烟道流动,并循环加热内水道内部的水,可以充分高效的加热内水道内部的水,热交换效率高,呈盘绕状内烟道可促进燃料燃烧充分。
利用燃烧器在燃烧室内部进行多种燃料燃烧,功能多,性能好,且可以充分燃烧甲醇燃料,并且燃烧室内部燃烧的烟气沿着呈盘绕状内烟道流动,并循环加热内水道内部的水,可以充分高效的加热内水道内部的水,热交换效率高,呈盘绕状内烟道可促进燃料燃烧充分,节能环保。
在本发明多功能环保取暖炉:所述炉体内部加装有为内水道提供水源的水箱;水箱上加装有进水口。其中,进水口可加装密封盖,或者外接连接管均可。
在本发明多功能环保取暖炉:所述炉体内部加装有连接在燃烧室的连接烟筒,燃烧室利用连接烟筒进行导烟气。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烟筒在位于炉体顶部的开口处设置有炉盖,炉盖密封在连接烟筒的开口处。
在本发明多功能环保取暖炉:所述炉体上加装有烟筒,烟筒连通内烟道。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烟筒是由烟道,以及套设在烟道外部的水道组成;水道上连通有出水口,出水口开设在烟筒的桶壁上。
在本发明多功能环保取暖炉:所述炉体的外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
在控制面板侧边的炉体的外壁上安装有调速开关和油电气转换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绛县皓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绛县皓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20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