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桩校验仪的测试电源输出电路、方法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42314.4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60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钟;陈钢;廖汉鑫;王平;张颖豪;陈汉新;黄清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5/02 | 分类号: | G01R35/02;G05F1/56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罗琳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校验 测试 电源 输出 电路 方法 存储 介质 | ||
1.一种充电桩校验仪的测试电源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电源输出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变压整流模块、功率补偿模块、电压采样模块以及处理模块,所述功率补偿模块还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
所述变压整流模块用于将外部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测试电源并经由所述功率补偿模块输出至外部负载;
所述电压采样模块用于对所述直流测试电源的电压进行采样,获得采样电压值并发送给所述处理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采样电压值和目标电压值,获得电压补偿值并发送给所述功率补偿模块;
所述功率补偿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压补偿值对所述直流测试电源进行电压补偿,使电压补偿后的所述直流测试电源的电压值趋近于所述目标电压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电源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整流模块包括第一变压器、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变压器、第二开关单元以及交直流转换单元,所述第一变压器的次级线圈包括M+1个抽头,第一开关单元包括M个档位,所述第二变压器的次级线圈包括N+1个抽头,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N个档位;
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用于接入所述外部交流电源,所述第一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前M个抽头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组M个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后M个抽头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组M个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第一个抽头与所述交直流转换单元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动端、所述第二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第一抽头以及所述第二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第一个抽头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动端和所述第二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第二抽头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动端和第二动端联动;
所述第二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后N个抽头分别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N个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动端和所述交直流转换单元的正输入端连接;
所述交直流转换单元的正输出端与所述功率补偿模块连接,所述交直流转换单元的负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压采样模块和所述外部负载连接;
其中,所述M和所述N均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电源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变压比为K1,所述外部交流电源的电压值为XV,所述第一变压器的最大输出电压值为M×YV,X/K1=M×Y,所述第一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任意相邻两个抽头之间的电压值为YV;
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变压比为K2,所述第二变压器的输入电压值为YV、最大输出电压值为N×ZV,Y/K2=N×Z,所述第二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任意相邻两个抽头之间的电压值为ZV。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电源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交流电源为220V交流电源,所述M和所述N均等于6,所述第一变压器的输入电压值为220V、最大输出电压值为900V,所述第一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任意相邻两个抽头之间的电压值为150V,所述第二变压器的输入电压值为150V、最大输出电压值为150V,所述第二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任意相邻两个抽头之间的电压值为25V。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电源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整流模块还包括整流均压单元,所述整流均压单元连接在所述交直流转换单元的正输出端和负输出端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电源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补偿模块包括功率放大单元和功放电源单元;
所述功率放大单元分别与所述变压整流模块、所述电压采样模块、所述处理模块、所述外部负载以及所述功放电源单元连接;
所述功放电源单元用于为所述功率放大单元提供电压补偿电源和工作电源;
所述功率放大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压补偿值对所述直流测试电源进行电压补偿,所述功率放大单元的最大补偿电压值等于所述电压补偿电源的电压值与所述功率放大单元的最大电压摆幅之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231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走滑断层分段识别方法及设备
- 下一篇:智能电动工具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