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43223.2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2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冯家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家胜 |
主分类号: | C09K17/40 | 分类号: | C09K17/40;B09C1/00;B09C1/08;B09C1/10;C12N1/20;C12N1/14;C12R1/645;C12R1/12;C12R1/065;C12R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03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金属 污染 土壤 修复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利用壳聚糖对麦饭石进行改性处理得到改性麦饭石,再将改性麦饭石与泥炭土均匀混合得到混合物,然后将混合物与豆粕、环氧氯丙烷混合反应得到中间产物Ⅰ,接着将中间产物Ⅰ利用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溶液浸渍处理,得到中间产物Ⅱ,最后将中间产物Ⅱ与羟基乙叉二膦酸四钠混合得到中间产物Ⅲ,利用中间产物Ⅲ负载发酵液,即得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剂;其中,所述发酵液是利用以下重量份的菌种制备得到的:丛枝菌根真菌1份,多粘类芽孢杆菌0.08~0.1份,褐球固氮菌0.5~0.7份,克雷伯氏菌0.3~0.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改性麦饭石的制备方法如下:将1份60~80目麦饭石在250~270℃煅烧40~50分钟,加入0.01~0.02份过硫酸钾、0.1~0.2份壳聚糖,搅拌反应2~3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研磨过200目筛,即得所述的改性麦饭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改性麦饭石与泥炭土的质量比为1:30~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中间产物Ⅰ的制备方法如下:先将1份混合物超声波分散于5~7份水中,然后加入1.5~2.5份豆粕、2~3份环氧氯丙烷,超声波振荡反应,过滤即得所述的中间产物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中间产物Ⅱ的制备方法如下:将1份中间产物Ⅰ加入4~6份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溶液中,静置浸渍35~45分钟,其中,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溶液的浓度为25~30mg/m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中间产物Ⅱ与羟基乙叉二膦酸四钠混合的具体方法为:将1份中间产物Ⅱ与0.4~0.5份羟基乙叉二膦酸四钠加入去离子水中,500~700r/min搅拌20~22小时,离心取沉淀,自然风干,即得中间产物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先将各菌种单独发酵后得到各菌种的发酵液,接着混合后发酵即得;丛枝菌根真菌、多粘类芽孢杆菌的发酵培养基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褐球固氮菌的发酵培养基为阿须贝氏培养基,克雷伯氏菌的发酵培养基为CN琼脂培养基,各菌种的接种量为3~5%(体积),培养4~6天后,分别于170~180r/min摇床培养,各自的培养条件如下:丛枝菌根真菌的培养温度为32~35℃,培养时间为38~42小时;多粘类芽孢杆菌的培养温度为28~30℃,培养时间为40~45小时;褐球固氮菌的培养温度为28~30℃,培养时间为58~62小时;克雷伯氏菌的培养温度为29~32℃,培养时间为45~50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后发酵的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为32~35℃,发酵时间为22~25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负载的具体方法为:将中间产物Ⅲ加入3~5倍重量的发酵液中,静置8~10小时,过滤,自然风干即可。
10.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家胜,未经冯家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322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