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教学设备互联控制协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43437.X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73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超;王平;潘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明锐达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H04L67/141;H04L67/145;G06F9/45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华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0 | 代理人: | 彭年才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教学 设备 控制 协作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教学设备互联控制协作的方法,属于教学设备互联技术领域,该教学设备互联控制协作的方法包括外部控制终端、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外部控制终端与外部网络连接,外部控制终端与网络连接成功,则在外部控制终端操作界面弹出登录提示信息,用户通过操作界面进行登录;用户通过外部控制终端的指令操作界面对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依次发送连接请求指令,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教学设备大部分都是单一的个体,需要同时使用的多个设备之间没有关联,难以进行统一集中的控制,多个教学设备在工作时难以进行有效的协作,因此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造成一定的麻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教学设备互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教学设备互联控制协作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目前的教学设备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制作、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具体包括计算机、多媒体展示台、屏幕、录音机、VCD、幻灯机、投影仪等。无论使用哪种媒体形式,只有在教学中切实起到了其它媒体无可替代的作用,使教师和学生亲身感受到其教学应用的优越性、实用性、科学性、先进性,才能认定此种媒体形式在教学中的存在价值。而现代教学设备与传统教学设备相比,具有设备电子化,智能化,存储信息大容量化,呈现信息手段的多样化与现代化,多媒体化,教学时间的广泛适用性等优点。所以,它越来越多地被人们应用于教学中,随着应用的广泛,已经明确地显示出它与现代教育接轨的趋势。现有的教学设备大部分都是单一的个体,需要同时使用的多个设备之间没有关联,难以进行统一集中的控制,多个教学设备在工作时难以进行有效的协作,因此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造成一定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教学设备互联控制协作的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教学设备大部分都是单一的个体,需要同时使用的多个设备之间没有关联,难以进行统一集中的控制,多个教学设备在工作时难以进行有效的协作,因此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造成一定的麻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教学设备互联控制协作的方法,包括外部控制终端、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所述外部控制终端与外部网络连接,外部控制终端与网络连接成功,则在外部控制终端操作界面弹出登录提示信息,用户通过操作界面进行登录;
用户通过所述外部控制终端的指令操作界面对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依次发送连接请求指令;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为同一用户,第一终端设备与外部控制终端连接后,外部控制终端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连接请求,第二终端设备与外部控制终端建立连接;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未接收到外部控制终端发出的切断信号,网络波动造成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断网时,第一终端设备或第二终端设备启动天线单元,向外部控制终端发送连接信号。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用户根据所述操作界面提示,输入身份登录信息进行登录,外部控制终端对用户身份信息验证,用户身份信息验证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a)用户身份信息验证成功,外部控制终端弹出指令操作界面,用户则进入操作界面;
(b)用户身份信息验证失败,外部控制终端不弹出指令操作界面。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用户进行所述身份信息验证的过程时,若用户是第一次进入,外部控制终端操作界面则弹出注册信息框,用户进行信息填写,外部控制终端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核实,核实完成后产生唯一ID供用户登录,唯一D与用户信息被信息储存模块保存。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案,用户进行所述身份信息验证的过程时,用户若已经注册过ID,外部控制终端会从信息储存模块中查找用户身份与ID信息,并同意用户进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明锐达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明锐达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34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