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水射流去鳞的夹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44072.2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12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沈建;冯志华;倪锦;肖哲非;郑晓伟;欧阳杰;马田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2C25/02 | 分类号: | A22C25/02;A22C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汇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94 | 代理人: | 董涛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水射流 夹持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鱼类加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高压水射流去鳞的夹持装置,包括废水收集箱,废水收集箱的端面上开设有废水收集口,所述废水收集口的上方并且位于废水收集箱的端面设置有过滤漏斗安装座,所述过滤漏斗安装座上设置有过滤漏斗,本发明通过设计基于高压水射流去鳞装置主要通过夹持装置固定鱼体,利用高压水竖直多次喷射鱼体两侧,相较于挤压摩擦去鳞,更容易保护鱼体,解决了经常出现去鳞不完整,夹持部分去鳞效果不佳等问题,通过换位夹持的方法,实现鱼体的完整去鳞,同时,利用高压水喷射去鳞时的动力,栏杆上面的滑轮为导向,取代现有的皮带输送装置,进而使用性能更强更适宜大范围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类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压水射流去鳞的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水产品生产大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鱼类等高蛋白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鱼类去鳞加工处理主要包括人工操作和机械化处理,在传统人工去鳞过程中有伤手、劳累、效率低和脏乱等缺点,市场上已有的机械化去鳞装备包括钢刷刮鳞、毛辊式旋转去鳞和高压水射流去鳞,前两种方式的去鳞装置操作快捷但易对鱼体造成损伤,进而使用性能低,不适宜大范围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设计一种高压水射流去鳞的夹持装置来解决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水射流去鳞的夹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压水射流去鳞的夹持装置,包括废水收集箱,废水收集箱的端面上开设有废水收集口,所述废水收集口的上方并且位于废水收集箱的端面设置有过滤漏斗安装座,所述过滤漏斗安装座上设置有过滤漏斗,所述废水收集箱底部的四角处分别通过螺栓连接有可锁紧万向轮,所述废水收集箱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水控制阀,所述进水控制阀通过软管连接在抽水泵的抽水端,所述抽水泵通过螺栓连接在废水收集箱的端面上,所述抽水泵的出水口并且位于废水收集箱上连接有若干出水口控制阀,所述废水收集箱的左右侧壁上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底部四角处安装有可调节地脚,所述过滤漏斗的上方并且位于安装架上设置有锥形废水导流漏斗,所述锥形废水导流漏斗的端面设置有栏杆,所述栏杆的正面设置有推拉把手,所述锥形废水导流漏斗的端面上并且位于栏杆的内部设置有高压清洗组件,所述高压清洗组件包括左上横梁、右上横梁、左下横梁和右下横梁,所述左上横梁与右上横梁相对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上高压水管,所述上高压水管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上高压喷头,所述上高压水管的一端连接有上进水管连接头,所述左上横梁、右上横梁上并且与上高压水管对应分别设置有定位套筒,所述定位套筒的内部套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贯穿并且延伸至左上横梁、右上横梁的上方连接有定位螺母,所述连接杆的底部贯穿定位套筒并且延伸至定位套筒的下方连接有上连接杆,所述上连接杆上均匀安装有若干上导向轮,所述左下横梁和右下横梁相对侧壁上并且位于上连接杆的下方设置有下连接杆,所述下连接杆上并且位于上导向轮的下方设置有下导向轮,所述左下横梁和右下横梁相对侧壁上并且与上高压水管对应设置有下高压水管,所述下高压水管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下高压喷头,所述下高压水管的一端连接有下进水管连接头,所述连接杆的外壁套接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进水控制阀通过软管连接在供水端,所述抽水泵通过导线电性连接在抽水泵控制器上。
优选的,所述出水口控制阀分别通过软管连接在上进水管连接头、下进水管连接头上,所述锥形废水导流漏斗的出水端与过滤漏斗进水口在同一轴线上,所述过滤漏斗安装座与过滤漏斗的连接结构为插拔结构并且可拆装。
优选的,所述左上横梁、右上横梁、左下横梁和右下横梁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在栏杆内部相对的侧壁上并且构成矩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上连接杆与上导向轮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所述下连接杆与下导向轮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与定位套筒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40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标签化的试题知识点分类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过滤可分流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