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力矩自调节功能的磁流体阻尼器及其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44079.4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06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7 |
发明(设计)人: | 伏荣真;左国坤;施长城;杨茗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慈溪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F9/53 | 分类号: | F16F9/53;F16F9/32;F16F9/50;H03F3/45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15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力矩 调节 功能 流体 阻尼 及其 驱动 电路 | ||
1.一种具有力矩自调节功能的磁流体阻尼器,包括阻尼器输出轴、阻尼叶片、阻尼器外壳和励磁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输出轴在其纵向方向上设有至少两个立柱,每个立柱上均设有一齿形盘,每个齿形盘上方均设有扭矩传感器;所述齿形盘上均匀设有各个齿结构,所述扭矩传感器为磁电式扭矩传感器,所述磁电式扭矩传感器包括永磁铁和环绕设置在永磁铁上的感应线圈;
磁流体阻尼器的驱动电路包括信号输入模块、PI调节器和电压/电流转换模块,所述信号输入模块与PI调节器连接,所述扭矩传感器依次串联模拟乘法器和低通滤波器与放大器连接,所述放大器与PI调节器连接,所述PI调节器通过电压/电流转换单元与励磁线圈连接;所述信号输入模块包括差分放大器、斜波发生器、P系数调节电阻和I系数调节电阻,所述差分放大器通过斜波发生器与P系数调节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P系数调节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P系数调节电阻的调节端与PI调节器连接,所述I系数调节电阻的调节端与PI调节器连接,所述I系数调节电阻的一端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力矩自调节功能的磁流体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叶片包括动叶片和静叶片,所述动叶片与阻尼器输出轴连接,所述静叶片与阻尼器外壳连接,所述动叶片与静叶片之间填充有磁流变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力矩自调节功能的磁流体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励磁线圈设置于阻尼叶片的径向外侧,并通过一励磁线圈座与阻尼器外壳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力矩自调节功能的磁流体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输出轴上还设有阻尼器输出轴轴承,所述阻尼器输出轴轴承固定于阻尼器外壳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力矩自调节功能的磁流体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外壳包括阻尼器前盖和阻尼器后盖,所述阻尼叶片设置于阻尼器前盖和阻尼器后盖之间。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具有力矩自调节功能的磁流体阻尼器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PI调节器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和第二运算放大器,所述信号输入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极接线端连接,所述放大器通过电阻R3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极接线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极接线端还通过电阻R4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极接线端通过电阻R2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可调电阻Rg1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极接线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极接线端通过电阻R5接地,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负极接线端通过可调电阻Rg2接地,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负极接线端依次串联电阻R5和电容C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电压/电流转换模块与励磁线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慈溪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慈溪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407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5G一分二低互调衰减器
- 下一篇:一种攀岩训练用手指力量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