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表达脂肪酶的地衣芽孢杆菌及其发酵产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44303.X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56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曾哲灵;赵钧馨;曾诚;马毛毛;余平;万冬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9/20;C12R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31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达 脂肪酶 地衣 芽孢 杆菌 及其 发酵 方法 | ||
一株表达脂肪酶的地衣芽孢杆菌及其发酵产酶方法,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20140。地衣芽孢杆菌发酵生产脂肪酶的发酵液酶活高达到32000U/mL;所产脂肪酶最适作用温度范围为30℃‑40℃,最适pH范围为8.5‑9.5,在4℃保温48h后相对酶活为60%,具有广泛的最适作用范围和显著的耐低温性和耐碱性,可应用于不同需求的工业生产中,显著地拓展了脂肪酶的工业应用范围,提高了脂肪酶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表达脂肪酶的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及其发酵产酶方法。
背景技术
脂肪酶(1ipase,E.C.3.1.1.3)也称为脂肪分解、甘油酯水解酶或三酰基甘油酰基水解酶,可以催化甘油三酸酯的水解使其在油-水界面中转化为甘油和脂肪酸,具有在水性和非水性介质中逆转该反应的特性和对映选择性。脂肪酶已成为领先的生物催化剂之一,可应用于食品、医药、洗涤剂、纺织、生物柴油、造纸、皮革、化妆品和环境保护等多个工业领域。
脂肪酶主要来源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由于微生物种类多、繁殖快、易发生遗传变异,具有比动植物更广的作用pH、温度范围以及底物专一性,许多微生物被认为是分泌型胞外脂肪酶的潜在生产者而获得不断地工业关注,包括细菌,酵母和真菌。真菌类适用于固态发酵中培养,而细菌和酵母菌则应在深层发酵中培养。微生物脂肪酶是工业用脂肪酶的重要来源,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和获得高纯度样品,并且在理论研究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脂肪酶的制备方法有提取法、化学合成法和微生物发酵法。提取法主要是针对动植物体,其缺点是资源有限、工艺复杂、产量低;化学合成成本太高;微生物发酵法的应用前景要远远大于提取法和化学合成法,它不受环境影响,资源丰富,产酶周期短,产物较单纯且成本低,生产上易于管理。商业化脂肪酶主要来源于各种细菌、酵母和真菌等微生物的发酵产物,有些霉菌可通过固态发酵及液体深层发酵两种方法进行发酵。
目前工业合成的脂肪酶其种类有限、生产效率较低且生产成本高、最适反应温度和pH范围小、受酶活和适用条件的制约,故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筛选一株高产脂肪酶的地衣芽孢杆菌菌株势在必行,其胞外脂肪酶活力高且具有广泛适用范围,生产成本低廉,对大规模拓宽脂肪酶应用领域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株表达脂肪酶的地衣芽孢杆菌及其发酵产酶方法与胞外脂肪酶,提高发酵过程中地衣芽孢杆菌的脂肪酶产量和活力,并且显著拓宽了脂肪酶的最适反应条件。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表达脂肪酶的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NCU CS-5,已于2020年6月28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其简称为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No.20140。
所述的地衣芽孢杆菌株NCU CS-5在营养肉汤琼脂培养基上培养24h后,菌落呈圆形扁平且边缘不整齐,白色表面粗糙褶皱,不透明,粘着、直径1.5~3.0mm。革兰氏染色为阳性,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和排列呈长杆状,直径0.6~0.9μm左右,产芽孢(椭圆状芽孢中生)、有鞭毛、无荚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地衣芽孢杆菌NCU CS-5的发酵产酶方法。
(1)一级种子液的制备:挑取一环地衣芽孢杆菌株NCU CS-5接种于营养肉汤琼脂平板培养基,37℃下恒温培养36h。
(2)二级种子液的制备:从琼脂平板中取一环一级种子接入种子培养基中,37℃和200r/min条件下培养36h,得二级种子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43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