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水泵驱动的建筑供水管道防冻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44315.2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1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朱甲;王子云;杜绍敏;孙卓煜;周德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B7/12 | 分类号: | E03B7/12;E03B7/02;E03B7/07;E03B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水泵 驱动 建筑 供水 管道 防冻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水泵驱动的建筑供水管道防冻系统,包括循环水泵、供水立管、循环管、旁通管道、阀门、控制箱、水表,市政给水管网,所述管道包括建筑管道井管道与埋于冻土层以下的市政给水管网连接、与用户室内管道连接,在建筑管道井底部增设循环水泵、止回阀、旁通管道,设备间设置控制箱,所述一种建筑供水管道防冻系统,通过检测入户水表侧的流量信号,将流量信号传输给控制箱,控制箱控制循环水泵启停,使位于管道井部分的供水管道在无用户用水时,内部水形成闭式循环Ⅰ(a‑b‑c‑d‑j‑h‑a);有用户用水时,形成并联流动Ⅱ(一路为a‑g/i,另一路为a‑h‑j‑f‑e‑d‑c‑b‑i/g)。在建筑无用户用水和有用户用水两种情景下,系统中的水均实现流动,从而防止供水管道冻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设在建筑管道井中供水管道上利用循环水泵驱动的防冻系统及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管道的设计中,大部分给水、排水、消防管段不可避免的暴露于地表之上的空气中,或穿过冻土层,冬季来临,随着温度的急剧下降,而建筑不用水时,室外及冻土层中的管道中的水在不流动时会冻结,容易出现水管被冻裂的现象。
尤其在北方地区冬天的严寒天气条件下,又或者夏热冬冷地区冬天遭遇寒潮等极端天气时,水管被冻裂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且对于一些新建社区来说,由于入住率并不高,所以生活用水的流动性是不大的,在这种低温环境下很容易被冻结,发生水表水管的冻裂爆管现象。
为了应对此种问题,现有的技术通常是在水管的管壁外面包裹一层保温材料来防冻,但是到了寒冷的冬季,环境温度过低,单纯的保温,在长时间散热情况下,已经不能完全解决管道的冻裂问题。所以造成大批量的管道与水表的冻裂。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安全可靠、防冻裂效果好的建筑供水管道防冻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冬季建筑供水管道防冻的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冬季室外供水管道防冻装置,包括管道井中增设循环管(a-h-j-d-c-b)及其上增设循环水泵(1),循环水泵(1)处设置含阀门(2-2)的旁通管道(d-e-f-j),设备间设置控制箱(3),其特征在于控制箱(3)控制循环水泵(1)的启停,当建筑无用户用水,水表(4)流量为零时,循环水泵启动工作,管道井部分供水管道内的供水形成闭式循环Ⅰ(a-b-c-d-j-h-a),当建筑用户用水时,水表(4)有流量时,循环水泵(1)停止工作,管道井部分供水管道内的供水形成并联流动Ⅱ(一路为a-g/i,另一路为a-h-j-f-e-d-c-b-i/g)。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循环水泵(1)、阀门(2-1)以及旁通管(d-e-f-j)接入建筑管道井供水管道底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箱(3)接收水表(4)的流量信号,并控制循环水泵启停,形成装置的的控制系统。通过检测入户水表(4)侧的流量变化,来控制循环水泵(1)的启停,当入户水表(4)侧流量为零时(建筑无用户用水)时,启动循环水泵(1),使位于管道井部分的供水管道内部水形成闭式循环Ⅰ,当水表(4)有流量(建筑有用户用水)时,水泵停止工作,在市政给水管网(5)的压力作用下,形成并联流动Ⅱ。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旁通管道(d-e-f-j)中,d节点接在循环水泵(1)入口处,g节点接在阀门(2-1)出口处,且旁通管道接入一个阀门(2-2),在水泵侧,水流向下,而在旁通管侧,水流向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述一种冬季室外供水管道防冻装置,通过使暴露于冷空气中管道以及处于冻土层的管道的水处于流动状态,避免管道中水的冻结,从而防止管道受冷冻爆裂的现象出现,有效解决水管冻裂问题、不污染水质、系统安全可靠、易于实现,同时方便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冬季室外供水管道防冻系统安装与建筑管道井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43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