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风帽表面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44681.8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5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陈丹燕;邓彦文;刘伟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果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7/033 | 分类号: | B24B27/033;B24B27/00;B24B5/48;B24B41/04;B24B41/06;B24B47/00;B24B47/12;B24B47/20;B24B55/06;B24B55/12;F23C1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6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流化床 锅炉 风帽 表面 处理 系统 | ||
1.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风帽表面处理系统,包括有工作台(1)、侧板(2)、收集装置(3)、清理装置(4)、通孔装置(5)和夹持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1)上端左右对称安装有侧板(2),侧板(2)内侧端前后方对称安装有第一电动滑块(21),工作台(1)上端中部开设有槽,槽内安装有主电机(11),主电机(11)输出端安装有收集装置(3),主电机(11)输出端安装有清理装置(4),清理装置(4)位于收集装置(3)上方,清理装置(4)内部安装有通孔装置(5),侧板(2)的上端面上安装有夹持装置(6),其中:
所述的清理装置(4)包括有外筒(41)、内杆(42)、输气液压缸(43)、环形挡板(44)、气囊(45)和打磨带(46)、插杆气缸(47)和控制气缸(481),主电机(11)输出端连接有内杆(42),内杆(42)伸入外筒(41)内侧壁底部,内杆(42)与外筒(41)之间采用轴承连接的方式相连接,内杆(42)上下部分采用轴承连接的方式相连接,内杆(42)下部分上端面安装有插杆气缸(47),插杆气缸(47)输出轴安装有插杆块(471),内杆(42)上部分下端面设置有与插杆块(471)相配合的插杆槽(472),外筒(41)为内部中空上下端闭合的空心结构,外筒(41)下端连接在主电机(11)输出轴上,外筒(41)外侧壁上部沿周向方向开设有空心孔(411),外筒(41)下端面上开设有限位插槽(482),主电机(11)输出轴上对称安装有控制气缸(48),控制气缸(48)输出轴安装有与限位插槽(482)相配合的限位插块(481),外筒(41)内部底面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输气液压缸(43),输气液压缸(43)输出轴安装有环形挡板(44),左右环形挡板(44)相互配合与内杆(42)之间组成密闭结构,外筒(41)外侧壁下部左右开设有输气孔(412),外筒(41)外侧壁上安装有气囊(45),气囊(45)为八爪鱼结构,气囊(45)头部安装在外筒(41)上端面上,气囊(45)触手部分安装在外筒(41)外侧壁上,气囊(45)触手部分位于每两组空心孔(411)之间,气囊(45)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打磨带(46);
所述的通孔装置(5)包括有疏通杆(51)、固定板(52)、弹簧杆(53)、T型滑块(54)、螺纹板(55)、十字形滑道(56)、外齿轮(57)和移动齿条(58),内杆(42)外侧壁上部安装有十字形滑道(56),十字形滑道(56)与空心孔(411)之间呈水平布置,十字形滑道(56)侧壁开设有T型槽(561),十字形滑道(56)外侧安装有固定板(52),固定板(52)外侧面上安装有与T型滑槽相配合的T型滑块(54),固定板(52)内侧端面轴承连接有疏通杆(51),疏通杆(51)是外侧部分为打磨头内侧部分是螺纹的圆杆结构,疏通杆(51)穿过空心孔(411),螺纹板(55)位于疏通杆(51)中部,疏通杆(51)与螺纹板(55)之间采用螺纹配合的方式相连接,螺纹板(55)固定套设在外齿轮(57)上,外齿轮(57)外侧端安装有与之相啮合的移动齿条(58),移动齿条(58)与外筒(41)内壁顶部之间通过弹簧杆(53)相连接,移动齿条(58)远离外筒(41)内壁顶部的一端安装有环型凸块(581),环型凸块(581)下端安装有转动盘(582),转动盘(582)固定套设在内杆(42)上;
所述的夹持装置(6)包括有夹持底板(61)、第二电动滑块(62)、夹持爪(63)和夹持连接杆(64),夹持底板(61)上端面开设有放置槽(611),放置槽(611)内开设有放置孔(612),放置槽底面沿周向方向开设有圆环孔(613),圆环孔(613)位于放置孔(612)外侧,外筒(41)穿过放置孔(612),夹持底板(61)上端面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第二电动滑块(62),夹持爪(63)位于第二电动滑块(62)上方,夹持爪(63)为半圆环结构,夹持爪(63)外侧端安装有夹持连接杆(64),夹持连接杆(64)和第二电动滑块(62)之间采用滑动配合的方式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果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果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468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圆形内筒壁上焊接螺旋叶片的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性能导电胶的制备方法